甭看劉海中在軋鋼廠裡沒個一官半職,甚至四合院裡面也要屈居於易中海之後,只能勉勉強強當個二大爺撐門面,但實則上而言在劉家這一畝三分地,劉海中那就意味著絕對的一言堂。
六級鍛工,雖說在職稱等級和技術水準上比不上一大爺易中海的八級鉗工,但也是一個大廠的中流砥柱,在車間裡享有不少的話語權和福利待遇。
劉海中捨不得錢買輛破腳踏車代步,每天早晨卡著點兒坐公交到軋鋼廠車間上工,跟只能幹一些雜活累活的賈東旭不同,作為高階鍛工,劉海中是負責鋼材鍛造的具體環節的。
整個鍛工車間,基本上到處是機器的轟鳴聲和工人的喊叫聲所包圍,由於噪音過大鍛造車間的工人日常交流基本上就是靠大喊大叫。
劉海中工作煩悶無趣的很,迅速換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然後走進車間,由於特殊的車間工作環境,車間裡溫度高、噪音大,空氣中瀰漫著金屬的氣味,要是不做好特殊防護裝備的話,肺部時不時的就要出問題。
尤其是劉海中這樣身體臃腫的工人,更是醫院的重點特殊照顧物件,每個季度都要定期體檢,心臟和肺部。
劉海中的工作是操作鍛造裝置,將高溫的鋼材進行鍛造成型。這個工作的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唯一困難的就是費時費力,需要時刻保持專注,注意觀察裝置執行情況,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和順利。
軋鋼廠的生產任務、工作力度是很大的,每個季度每個年度都有達額指標和生產最低限值,在這個人人爭先,唯恐落後的背景下。
車間基本上每天都是兩班倒,劉海中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勞動。他的手掌上佈滿了老繭和燙傷的痕跡,在鍛造車間裡面有句俗話,工人的技術水平高不高,看身上的傷痕就行了。
作為有了一定資歷的鍛工,劉海中是帶著幾個學徒工的,他的工作是在大型軋鋼機前操作,鍛工將鋼材放入爐中進行加熱,以使其達到適合鍛造的溫度。
這個過程中,鍛工需要控制爐溫和時間,以保證鋼材能夠均勻加熱,避免出現過熱或燒損的情況,甭看敘述起來輕而易舉,但這裡面火候和力度的把控,幾個楞頭青學徒工火候還是不夠。
鍛工由於是力氣活,工資相對同等級的鉗工較高,每月60多元的收入,雖說比不上易中海的100多元,但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收入,秒殺四合院一眾普通工人了。
逢年過節,軋鋼廠的一些福利食物待遇,蔬菜、肉類和糧食這些當時稀缺的資源,劉海中是不怎麼稀缺的,甚至說在這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年代,劉海中家裡還配備了電燈和收音機,這些都是當時的奢侈品。
光這些明面上的吃穿用度福利待遇不提,端著軋鋼廠工人鐵飯碗的劉海中,還享受免費的醫療保健。
軋鋼廠為他提供了定期的健康檢查,以確保他的身體健康。如果他生病住院急需救治,工廠會支付他的醫療費用,包括藥品和住院費用,甚至說還有慰問撫卹,這讓他在生病時不再為醫療費用而擔憂。
60年代的大廠工人,鐵飯碗可不止於此,作為家眷親屬,二大媽和劉光齊,劉光天,劉光福等人和也享受到了一些福利。
免費接種疫苗,以防止一些傳染病的發生。工廠還提供了幼兒園,附屬小學等,讓工人的孩子在工作之餘接受教育。
要是工人稍微有點能耐的話,走動下關係,說不準把孩子也能安排到廠裡端個鐵飯碗,但是劉海中之前已經動用過關係,把大兒子劉光齊調到廠裡面當技術工人了。
他這點薄面也就只能安排劉光齊一個人,就這還是點頭哈腰,又是請客吃飯,又是好煙好酒伺候著,至於劉光天和劉光福的工作安排劉海中是真的頭疼和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