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歷史的程序
袁術的到來讓在襄陽城中困守的荊州豪族心情非常複雜。
就在不久之前,袁術還是大漢最大的叛逆、最不要臉的敵人、汝南袁氏的最大恥辱,而荊州眾人是大漢宗親劉表手下的大漢保護者,要對抗袁術的英傑好漢,怎麼一轉眼的工夫。
可現在,他居然以天子使者、大漢純臣的身份抵達襄陽,反而要勸說荊州的守軍投降,這讓人實在是繃不住。
攻守之勢轉換也太快了,這讓誰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啊。
於是,劉先把袁術安頓好之後便頭也不回,並沒有出現之前張繡到來時眾人紛紛來拜見的盛況。
此處是一處破敗的宅院,據說是襄陽曾經幾個宗賊首領的居所,劉表消滅宗賊之後,將宅內眾人一一斬殺,鮮血流了一地,大家都說這裡的風水不好,就此荒廢下來。
此處房間早就破敗不堪,到處生滿雜草,房中老鼠亂竄,甚至還有幾條蛇在警惕地吐著芯子,見袁術等人進來,老鼠不甘心地從滿是灰塵的破桌上爬過,將那張破桌踩得吱嘎吱嘎響個不停。
這明顯是劉表故意怠慢,不然稍微是個正常人也不會選出這種風水寶地。
袁術心中本來略有些緊張,可看著劉表如此,突然感覺自己的心胸還是蠻開闊的。
他從小到大,身邊都有無數的僕從跟隨,現在身邊安靜下來了,這位性情乖張的大漢叛逆反而也跟著冷靜下來。
他讓周邊的僕從都去其他房間休息,自己盤坐在地靜靜思考,過往的事情一件件從自己眼前劃過。
少年時,袁紹還是個謹小慎微的奴婢之子,那時的袁術眼高於頂,視袁紹為自家的奴僕,那時的他輕狂恣肆,反正上頭還有嫡親兄長袁基繼承家業,年少的袁術交往的都是四方豪傑、五嶽盜匪,這些殺人不眨眼的豪俠是袁家其他人看不上的,為了託庇在袁術門下反覆阿諛順從,讓袁術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天生的豪傑,根本不需要讀什麼聖賢書,領悟什麼太深厚的道理。
別的不說,孔夫子活著的時候那可憐的模樣袁術可從來沒有嚮往過。
後來袁紹成了嫡子,也正式開始讀書,跟袁術一樣平等的分享袁家的產業和名聲。
大家都是讀一樣的書,袁紹總能比袁術理解地更快,都是練一樣的武藝,袁紹也總得比袁術更強。
袁術百思不得其解,一直疑心是家族格外偏向袁紹,偷偷教授他了一些別樣的心得,所以才能讓袁紹超過自己。
現在想想,那種嫉妒可能是兄弟二人最初的裂痕,也就是因為這道裂痕不可修補,袁家兄弟才最後變成了不死不休的敵人。
這麼多年袁術一直不明白是為什麼,現在身居陋室,聞著周圍朽木腐敗緩緩散發出的氣息,他一下豁然開朗,漸漸明白了一件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這是《報任安書》中的文字。
司馬遷所做的史書被世族認為是誹謗之書,袁術這樣高貴的人對他所言自然是不屑一顧。
可袁紹卻一直頗為喜歡這篇文字,時刻誦唸不忘。
現在想想,童年受盡白眼的袁紹確實是因為這個道理才支撐自己活下去,在成為嫡子之後,他才比袁術更努力,更勤奮,在面對絕境時百折不撓。
這個道理沒什麼難懂的,只是袁術從前的經歷讓他並不能很深的理解這個。
而現在他在陋室中,反而感覺之前不懂的種種一一從眼前掠過,他從前沒有認真研讀的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