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繼續出發的朱樉這一路上再次遇到的瓦剌部落,都讓韃靼瓦剌聯軍先上,聽話了,就吸納進來,不聽話了就搶掠一空。
朱樉驚訝地發現,這些瓦剌韃靼聯軍似乎對自己人也毫不留情。只要有人敢說出一個“不”字,他們會立刻揮舞著刀劍蜂擁而上,毫無廢話可言。隨著行程越來越向西,草原的沙化情況變得愈發嚴重。一整天過去了,他們甚至連一個可以補給淡水的湖泊都沒有看到。幸運的是,每個人在出發時都攜帶了一個巨大的水囊,這才使得他們能夠堅持到達瓦剌西部的駐軍地點。
在這支瓦剌聯軍中,竟然沒有任何人曾經來過這裡。關於瓦剌駐軍的情報,還是他們在瓦剌堡壘詢問得來的。
為了抵禦金帳汗國對草原的侵蝕,瓦剌派出了整整十五萬精銳騎兵在此駐守。他們嚴密地守護著也兒的石河及其周邊地區,因為這裡是向西千里之內唯一的水源地。
在草原上,人們爭奪地盤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草甸的肥沃程度,而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是否擁有水源。正因為如此,無數的部落因為爭奪草原和水源而滅亡。從那時起,草原人民開始有意識地組建起一個聯盟,以便更好地分配草原上的資源。
如今韃靼瓦剌聯軍在一路的收編下,已經有了十五萬人的規模,正好與瓦剌駐軍人數相當。朱樉也打算用韃靼瓦剌聯軍作為主攻,大明騎兵就在外圍就好。
四天的行軍,韃靼瓦剌聯軍將自己水囊中最後一口水喝下,頭上炙熱的太陽烘烤,嗓子好似都要冒了煙,這也是朱樉故意為之。
朱樉在行軍中故意放慢了速度,為的就是激發出韃靼瓦剌聯軍的獸性,水囊的水正常喝,只能支撐兩天。大明騎兵在朱樉的授意下省著喝,而韃靼瓦剌聯軍都是第一次來這裡,根本不知道這四天都無法補充水源,渴了就擰開水囊喝一口。
不出所料,短短兩日時間,聯軍攜帶的水囊便已見底,而到了第三日,滴水未進的聯軍士兵們明顯變得躁動不安起來。隨著時間推移,來到第四日,眾人的嘴唇更是出現了乾裂的情況。
此時,朱樉領著聯軍來到一處瓦剌駐軍的背坡下方,並召集起了聯軍統領們。這些統領都是被朱樉蠱惑的激進分子。只見朱樉環顧四周後,開口說道:“諸位,此坡之後便是瓦剌駐軍之地,翻過這座山坡,你們就能看到清澈甘甜的湖水以及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現在,本王命令你們全力出擊,一舉消滅這些駐軍,隨後便可盡情享受勝利的果實!”
待十幾位統領聽完翻譯所言,他們立即將右手放置於胸前,畢恭畢敬地向朱樉行禮,並信誓旦旦地保證道:“謹遵您號令,我等必將全力以赴!”話音剛落,他們便轉身回到各自軍中,向部下轉達了朱樉的命令。
待聯軍整隊完畢,眾將士紛紛跨上戰馬,越過背坡,高舉手中鋒利的彎刀,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口中發出怪異的呼喊聲,如餓狼般朝瓦剌駐軍的大營疾馳而去。
如果說沒有外人的幫助,這些草原人真的不會建造大營,站在山坡上的朱樉看到瓦剌駐軍大營的圍欄一下就被韃靼瓦剌聯軍衝破,根本毫無作用。
本站採用okie技術來儲存您的「閱讀記錄」和「書架」, 所以清除瀏覽器okie資料丶重灌瀏覽器 之類的操作會讓您的閱讀進度消失哦, 建議可以偶爾截圖儲存書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閱讀的小說!
這些瓦剌駐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十五萬人並不是每日都騎在馬上,而是每日輪換,每天有一萬人出營在也兒的什湖巡視,一萬人守衛大營,其餘人則是練練摔跤,唱唱歌跳跳舞,很多人連皮甲都不穿,武器都放在營帳之中。
看著這些人在大營中悠哉享樂,韃靼瓦剌聯軍下手更果決了,所過之處無不是一地屍體丶負責防衛的一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