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守難攻。

洪武年間,明廷針對潼關進行了擴建,城牆依山勢曲折蜿蜒,東南包括了麒麟山、硯臺山和筆架山,西南囊括鳳凰山和蠍子山,並將潼河入黃河段囊括進關城之內,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黃河的潼河穿越潼關城而過。

由此,潼關城的防守能力大大增強。而潼河水其實也是城中的灌溉用水、飲用水,再加上潼關裡還有一千多畝地,守軍更可以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長期堅守於此。

清軍大軍抵達,遠遠望去,吳三桂的關寧軍顯然是早有準備,此刻正嚴陣以待。細細的觀察一二,作為會辦大臣,劉成便向濟度遙指著遠處,斬釘截鐵的說道:“王爺,奴才以為,欲拔潼關,必先拿下此地!”

第七十章 潼關懷古(中)

明之潼關,城牆周長十二里,東、西、北三面城牆高五丈,而南邊的城牆,其最高處竟有十丈30米之高。

城池設六門,東城門為關門,名曰“金陡”,西城門名“懷遠”,又有上南門、下南門、大北門和小北門。其中,東、西、北三門有門樓。後來,又陸續修建了南水關、北水關。隆慶四年,興建東、西甕城,並在甕城上建起門樓。至此,氣勢宏大的潼關城便已經完全呈現在清軍的眼前。

然而,此時此刻,劉成所指之處,卻並非是那潼關關城,而是關城外的關寧軍結陣的陣地所在。

從遼西的山海關,到陝西的潼關,關寧鐵騎終於有了出城與清軍主力野戰的勇氣,實屬難得。然則,潼關擴建,乃是明初時的手筆,氣勢恢宏不假,但那時候的工程手段比之現在也更為匱乏。別的不說,紅夷炮出場,城牆能堅持多久誰也沒有辦法擔保。

既然如此,與其等著清軍將紅夷炮搬到了地方,對著城牆開炮,等到城牆塌了之後再進行巷戰,守軍也只得出動軍隊在關前據山列陣。這樣一來,守軍就可以威脅到適宜清軍安置火炮的地點,以免城牆遭到炮擊而導致關城易手。

守衛潼關,胡國柱是用了心思的,而這也是劉成投效滿清的第一戰,此前靠著朱之錫、李之芳他們這些文官、幕僚做了不少的功課,此間眼看著關寧軍的佈置,腦海中稍加分析便有了一個計劃浮現。

劉成指向遠處,濟度和鰲拜只是稍加看過便明白了他的意圖所在,對此也是流露出了認同的目光。

至於原因,很簡單。當年清軍攻潼關時,也是先在城外擊破了據山列陣的大順軍,反覆爭奪數次,而後待紅夷炮就位之後,憑藉著更大的殺傷,外加上阿濟格渡過黃河,出現在陝北地區,迫於兩面夾擊的壓力李自成才不得不選擇了退兵。

劉成的這一舉正是要複製滿清當年的戰略戰術,而清軍的戰略,也是兩路進逼,他們只要在潼關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勝利,配合屯齊,讓吳三桂認清了形勢,逼迫其撤軍退回西安。但是,劉成的話卻沒有說完,而他的意圖也並非是徹底如此。

“奴才以為,還當分兵繞道南面的山麓,完成對潼關的包抄,徹底吞下逆賊吳三桂的這支精銳!”

潼關險峻無錯,卻不及秦漢之函谷舊關。奈何黃河沖刷、地理變遷,函谷舊關不復當年之險峻而有新關,新關政治意義凸顯卻軍事作用下降,這才凸顯出了潼關的重要性。潼關並非函谷舊關那般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周遭尚有他途。只是不拔潼關,關城的大軍隨時都可以出關,截斷糧道,包抄突入關中的大軍的後路,皆是兵家所不能容忍的大忌諱,這才有了潼關作為關中門戶的地位。

吳三桂在潼關集結了一萬兩千大軍,雖非有忠勇、義勇乃至是新編西班牙方陣的仁勇、孝勇兩營,但卻大多也都是追隨多年的本部兵馬。只要將這支關寧軍吃掉,吳三桂的實力也就要被結結實實的砍上一刀,於平定叛亂也將會是大有裨益的。

“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