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謙借著當前的勢態,先在界嶺山的西麓、西南麓建立兩座城寨,然後便組織老弱婦孺從界嶺山的西南麓繞過,但在進入湖州境內之前,便南下以二三百或百婦孺為一隊,走山間小徑險道,跋山涉水分散深入浮玉山中。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以山為城。
能這麼做的前提,就是將青壯奴婢抽出來後,每一隊一二百甚至百為主的老弱婦孺,在脫離主力兵馬之後,必須要能保持一定的自保能力,要保持一定自力更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組織生產及自救的能力,也要有相當強的約束力,避免與當地村寨的民眾產生過度激烈的對立與矛盾。
這是普通流民軍絕對做不到的。
流民軍極其龐大的婦孺隊伍,基層組織是渙散的,是純粹的流民,只能跟著主力兵馬四處流竄,根本不敢分散出去。
而每到一個地方,除了會像蝗群一般對地方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外,自身也因為過度臃腫龐大,而易為小股精銳兵馬所趁。
但赤山軍不一樣。
除了從敘州調一批民吏來,每一隊分出去的婦孺有牽頭人外,還有桃塢集的女營及少年營成員十數到三四十人不等,保證每一隊分散入山的婦孺都能維持一定的自保能力及組織能力,也能維持與主力兵馬的緊密聯絡,而不是一團團隨時會失控或扔出去就不管不顧的散沙。
目前婦孺主要分散進入的浮玉山北麓山地,分別屬於湖州、宣州境內,韓謙率赤山軍主力兵力留在山外,主要盯住湖州兵、宣州兵的主力,將這地州兵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令其不敢分兵入山進剿,便能化解掉老弱婦孺所面臨的最大威脅。
同時,又事先分出千餘精銳,形成數以十計的精銳小隊深入浮玉山的深處,對山中一些頑固勢力進行警告、彈壓,協助分散進山的婦孺在山裡立足。
浮玉山深處,雖說耕地也是極少,能徵購的糧谷也是極為有限,但夏秋之季、位於雨水充沛、氣候溫潤之地的廣袤山林,能找來充飢的食物來源,卻怎麼都要比千餘年來被充分開發過來的平原地區,來得充足。
就像荊襄附近的山地裡,數以萬計的山寨民眾藏在深山老林躲避戰亂,雖然日子過得極其清苦,但好歹也是熬了過來。
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老弱婦孺分散到浮玉山之中,赤山軍的主力兵馬護衛壓力大降後,活動範圍便能變得更廣,更靈活自如,便能騰出手來,到更遠的地方、區域籌集糧谷,運入山裡,補充婦孺就糧的不足。
由於徵糧的區域變得極廣,不再侷限於一縣,甚至不再侷限於一州,而是從浮玉山周邊的湖杭宣歙衢五州籌集糧草。
這麼一來,每個地方所承受的糧食壓力大減,反抗就會大幅削弱,甚至未必就沒有和平交易的可能!
韓謙派出精銳兵馬,以合理的糧價從一縣購千石糧谷,甚至暫時拿不出財貨來,以嶽陽或直接以赤山軍的名義賒購千石糧谷,被拒絕的可能性,怎麼都要遠遠低於從一縣徵購二三十萬石糧食、直接將一縣存糧徹底榨乾。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脫離世家門閥,對近三十萬老弱婦孺的基層組織能力,要能深入到一兩百人編一隊的程度。
單純從與嶽陽、敘州聯絡的方便性上,韓謙使赤山軍及婦孺進入池州與歙州之間的九華山脈、黟山山脈或許更好一些。
九華山脈的山嶺綿延直逼長江南岸,西南又延伸進洞庭湖平原。
不過,韓謙避開這個區域,除了不想替楚州軍去牽制安寧宮的兵馬外,還有就是經赤山軍的抽吸後,金陵城及周邊的人口依舊高達七十萬,此外還有南衙禁軍及南渡壽州軍愈十萬的兵馬。
他要是使老弱婦孺分散退入九華山、黟山,而率赤山軍主力停留在金陵的西南,只會將剩下的大量人口往金陵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