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訊息後,周道元一邊派人快馬馳往新鄭稟報梁帝朱裕,他本人則直接趕到壽春,來與韓謙見面。
梁帝朱裕極重視禹河水道的治理,登基之後,便專門在工部設立河務司,也很巧,河朔驚變之前,梁國工部剛剛組織人手,對禹河中上游的河道水文情況進行勘測,因而有韓謙所急需的最新資料。
滎陽河段,由於地勢特殊,水情極為複雜,河道積淤情況有輕有重,周道元作為梁帝最為器重的工部大臣,他都不需要從汴京調資料,就對各種資料也都了熟於心。
在棠邑傳來訊息之前,梁帝朱裕也剛好派人過來,要召他趕回新鄭,便是要他評估滎陽掘堤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叛軍選擇的掘堤口,確實是積淤最嚴重的河段,河床即便沒有懸出地面,也差不了幾許。
而倘若如韓謙所料,這一切是梁師雄與蒙兀人精密計算的謀略,只需要徵用三四萬軍民,在稍下游位置相對容易的築一道攔水土堰,就極可能成功迫使禹河之水從賈魯河、沙潁河南下奪淮入海……
確認這一資訊後,韓謙便下令將第二鎮軍主要兵馬往壽春集結,下令右神武軍歸家省新的兵卒,都到壽春集結編訓,同時還對濠巢壽霍四州頒布軍令各徵募青壯民夫一萬人集結壽春。
數日後,梁帝朱裕從新鄭傳來訊息,確認蒙兀人在魏州叛軍掘堤處下游的趙塘堤南北兩岸各增設一座大營。
武陟縣境內的趙塘堤,位於賈魯河接禹河大閘的西側,河床積淤更為嚴重,也是在決堤口下游修築攔河大壩的絕佳地點。
目前禹河還冰封著,差不多還有一個半月左右的冰封期,冰層之下的流水也是極淺,雖然暫時看不到魏州叛軍與蒙兀人有什麼進一步的舉動,但整個計劃既然確定是魏州叛軍與蒙兀人聯手進行,他們這時候倉促發兵強攻滎陽城也不現實,往最壞處預測局勢的發展怎麼都不為過。
照梁帝朱裕的要求,韓謙即刻從壽春發出十二萬石糙米、三千石鹽、三萬擔精鐵以及五千具鎧甲、兩千具精鋼大弩、兩百具床子弩及一萬捆鐵箭等物資,提前趕在河淮回暖冰融之前,由河淮梁軍控制的州縣組織人手走陸路運往許州,為免以後大水沖洩下來,運力會跟不上。
元月二十日,壽州除了第二鎮軍一萬精銳、水軍兩千將卒、侍衛騎兵一千人馬在壽春完成集結外,新編右神武軍放了近半年省親團圓假的一萬兩千將卒,以及從外圍州徵調四萬青壯民夫以及從霍邱、壽春、鳳臺三縣徵調的兩萬青壯男丁,都以難以想像的高效率,在壽州完成集結。
韓謙元月二十一日就簽署軍令,正式在棠邑制置府在第一、第二、第三鎮軍及棠邑水軍、侍衛騎兵都之外,新增第四鎮軍,任命溫博為都指揮使、譚育良為副都指揮使。
第四鎮軍組建之日,諸將卒並沒有第一時間發放兵甲戰械,而是直接發放大量的鐵鍬、挑擔,臨時徵募的六萬青壯民夫也都暫時編入第四鎮軍。
第四鎮軍當前的任務,第一就是搶在五月之前,極盡能力對八公山以西的淮河南岸大堤進行加固。
季希堯及工師院專門研究水利河務的工官、工師,在之前半個月時間內,對壽春城周邊的地形地勢進行新的緊急繪測。
在得到第一手的資料之後,韓謙決定將北淝水河下游、位於壽春城以東的瓦埠盪及外圍總面積達三四千平方里的地勢淺窪區域劃為特定的蓄洪區,將這個區域裡不多的民戶人丁都遷出來安置。
不過,滯洪區在壽春城的西側,今年可能往西延伸到霍邱境內,但瓦埠盪卻在壽春城的東側,在這兩個區域間開挖一條深三四米深、寬二三百米、長達五十里的行洪大河,根本不可能是五六萬民夫能在三四個月內所完成的任務。
那就只能在壽春城西大堤與瓦埠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