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中年文士尊重老者,對他鄭重其事提出的要求,都點頭答應下來。
……
……
九峰嶺位於邵衡永三州交界,西邊乃是邵州與永州的界山五指嶺,東邊乃是衡州與永州的界山獅子嶺。
李知誥率左龍雀軍進入邵州,之後又以邵州刺史,都督邵衡永三州軍事,除了修葺五指嶺、獅子嶺的城寨外,這半年多來更在九峰嶺的南面建造九峰城,作為抵禦永州叛軍的主營。
如有需要,九峰城也能變成進攻永州叛軍的基地,後方的糧秣物資以及人馬可以源源不斷的匯聚過來,投入到永州境內。
李知誥之所以堅決選擇九峰嶺作為主營,而不是將主營放到師子嶺東南麓的湘江河畔,沒有依賴湘江水道與潭州等地保持通聯外,除了獅子嶺東南的湘江兩岸地形險闢崎嶇外,主要是九峰嶺透過雪峰山驛道,與敘州的距離更近。
在李知誥看來,真正做好準備,從九峰城出發進攻永州,有邵州及來自敘州的物資支撐就足夠了。
倘若南海王劉隱率靜海軍插手進來,那他們就是另一番打算了。
九峰嶺前有一條溪流往南流入永州境內,然後從南面匯入湘水,再曲折北往。
時間進入四月,溪流水勢漸大,山洪匯入河道,河水渾濁。
李知誥勒住馬,停在九峰嶺南坡的一座山崖之上,眺望山下的溪流,濃黑的長眉微微擰著,深黑似墨的眼瞳精芒隱爍,藏著別人猜不透的心思。
這時候,有數騎打馬從山腳邊趕過來。
李知誥見是侍衛首領鄧泰帶著數騎往這邊趕過來。
鄧泰與周通、郝子俠都是李知誥親手從低層將卒提拔培養起來的嫡系精銳,此時都是軍中副都虞侯、都虞侯級數的中高階將領,前兩天被他派去敘州找韓謙。
看到鄧泰這麼早就回九峰城來,李知誥神色一振,大步朝鄧泰來處走過去。
「督帥,我這趟沒有見到韓大人,剛到黔陽就被田城那廝截住,說韓大人在龍牙山服喪,想要專心讀些書,三個月內不再見任何外客,不會受到任何的打擾……」鄧泰翻身下馬,不顧連日奔波所帶來的疲憊,稟報他這次翻過雪峰山驛道前往敘州見韓謙的結果。
「沒見到韓謙?」左龍雀軍第一都都虞候周通不解的問道,「敘州難道真願意看到督帥被調往鄂州,而換柴建來九峰城坐鎮?你有沒有將督帥的計劃,告訴田城……」
大家都知道田城是韓謙的嫡系,見不到韓謙的面,有什麼話經田城轉告也是一樣的。
「我將督帥的計劃說給田城知道,但好像敘州那邊早就料到督帥會有這樣的計劃,卻不屑一顧;田城甚至不許我過黔陽去臨江縣。我聽說馮繚也從嶽陽回敘州了,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事,又或者說殿下、沈大人透過馮繚,跟韓謙說了什麼?」鄧泰也想不通韓謙為何拒絕見他,頗為氣憤的胡思亂想道。
自從當年聯手兵諫,將信昌侯府某些人妄圖控制殿下人身的企圖打碎掉後,他們一直都視敘州為最堅定的盟友,但怎麼都沒有想到有朝一天會被拒之敘州門外。
李知誥眉頭緊緊鎖住,盯著腳下的山石,鄧泰被拒之門外令他也同樣感到意外。
雖然嶽陽的調令已經傳到他的手裡,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只要有合適的理由跟藉口,即便有可能會在他與潭王楊元溥彼此的信任關係上打出一道裂痕,但也不是一定要遵守的。
比如這時候突然與叛軍發生軍事衝突,李知誥當然能理直氣壯的拒絕臨戰換帥,拖延到「軍事衝突」處理結束之後再調往鄂州。
李知誥率左龍雀軍進駐五指嶺、獅子嶺以及九峰嶺一線,近一年時間馬不停蹄的修築城壘、整訓兵馬,就是希望能有一日,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