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

不管心裡信不信,長鄉侯王邕還是徐徐先鋪開韓謙所遞給他的地圖,卻是要比蜀軍所用的軍事地圖都要精細得多,暗感在這副地圖面前,大蜀樞密院職方館的官員都應該要羞愧投江才是。

在地圖上不僅清晰的標識出沿黔江及主要支流、以婺僚人為主的三百七十六座山寨的分佈情況,甚至還標識出巴南井鹽及經僚人之手,從巴南地區流出、經川南山地流往黔中、湘西南以及回流到川蜀內部的幾條路線圖。

韓謙並沒有刻意遮掩武陵小道的存在,這是瞞不過真正熟悉巴南事務的人的,而且由於武陵小道涉及敘州的利益,韓謙的獻策才顯得更真實可信。

長鄉侯王邕暗暗心驚,沒想到韓謙憑藉縉雲樓,對川南山地的情況摸得比蜀軍都要清晰透徹。

川南僚人雖說兇悍難以馴服,但平時龜縮山地裡,也不會動不動就發神經出城進入長江兩岸的平原地區,但除了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巴南地區有不少鹽井控制在婺僚人手裡,從而有大量的私鹽,經僚人之手回流到川蜀內部,怎麼堵都堵不住。

川蜀井鹽在前朝最盛之時年出四十萬擔,每擔加鹽稅兩緡,也就意味著僅井鹽一項,就每年為川蜀貢獻出高達八十萬緡的鹽利。

受戰亂等事影響,目前川蜀還在汲鹵熬鹽的鹽井剩餘有三百八十餘口,年產銷井鹽不足二十萬擔,但由於鹽鐵使司大幅提高鹽課,鹽利也僅比前朝鼎盛時稍低。

此時蜀禁軍十六萬兵馬,差不多有近半的軍資來源於鹽利,對鹽利的依賴之重,可見一斑。

只不過鹽課越重,鹽價越高,私鹽就越是猖厥,每年砍下上百顆頭顱,都不能禁絕。

私鹽經黔江流入湘黔、南詔等地,蜀國自然是鞭長莫及,也不會太損蜀國的利益,但大量私鹽回流到川蜀內部,直接衝擊到蜀軍的給養之資,就是蜀國君臣都不容忍的。

山僚勢力販運私鹽牟取巨利之餘,還籍此增強實力,修築堅寨大堡,依據山川之險越發對抗蜀軍的統治,這諸多因素都使得川南這幾年的形勢越發嚴峻。

目前全蜀三四百口鹽井裡,渝州南部的巴南地區雖然佔不到五分之一,但這些鹽井大多落在婺僚人手裡,也是川蜀私鹽的主要來源。

雖然巴南地區是川蜀私鹽的源頭,但可惜巴南地區的地形更加深險,婺僚人的寨子藏得更深,也因此通常不會直接威脅到渝州城。

相比較而言,晏州、戎州南部山地裡的山僚,對平原地區的威脅更直接、直觀——天佑四年,晏州山僚首領,曾率部直接攻下晏州,還與蜀軍主力在瀘州南部激戰,殺傷蜀軍五六千主力精銳後才被迫退出晏州。

因此,這幾年蜀國主要還是集中兵力,清剿晏州、戎州南部的山僚,而對巴南地區的婺僚人容忍較高。

不過,從蜀國內部對鹽利的依賴以及山僚人的經濟來源等角度著手,加強對巴南地區的控制,才是更根本的解決之道。

「以往蜀軍拙於川東南兵馬有限,主要又都駐紮在巫東硤州,借兩國聯姻、削減硤荊駐兵之際,侯爺上書力陳南線戰略東移,經略巴南,是水到渠成之事。」

韓謙窺著長鄉侯王邕與景瓊文眼裡的疑色,隱約能想到他們在擔憂什麼,也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建立信任是最困難的事情,何況長鄉侯王邕、景瓊文這些人出自神陵司一脈,心機陰沉,更難信任別人。

韓謙卻不管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只是將他的想法說出來。

「而在貴主對清江侯生隙之時,侯爺顯得對巴南事務極為熟稔,又有景大人數年軟化之功,侯爺經略巴南建功立業,也便能指日可待了吧!」

長鄉侯與景瓊文對望一眼,神色稍振,說道:「僅憑這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