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趙構從一開始孤立無援,高俅等人連續發難,被他悄然化解。經過王利的事情後,趙構行事沉穩許多,不再浮躁,急功近利。最後,樞密院大臣紛紛依附於趙構,有人彈劾他,不僅不會落井下石,還會與趙構站成一條線上。
宋徽宗眼見趙構收攏人心,眾人維護於他,打心眼裡高興。他知道樞密院成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宋徽宗臨朝聽政後,朝中大臣也適應了,漸漸地一些地方各部門官員也紛紛重新奏本,一些軍政大事都交於樞密院處理。
有人歡喜有人愁!
&ldo;這個郡王,老夫還真是小覷了他,短短數十日便將樞密院的人收歸旗下,不敢有絲毫的違背,儼然一手遮天。不論是我們的人,還是代王的人,乃至其他兩派的官員想要從樞密院打探一點訊息都不可能,做的非常嚴密。&rdo;
高俅陰沉著臉,想起數日前邀請之前依附於自己門下的樞密院官員,卻被他們一一回絕,不再跟自己有任何的往來。期間,代王趙恆也派人邀請過,也是無功而返。即使是朝中革新派、守舊派兩黨官員也無法打入樞密院,不禁有些憤怒,怒氣沖沖道:&ldo;想當年,要不是本太尉,他們焉能進入樞密院為官,不曾想到換了一位主子,就忘記舊恩,實在是可惡。&rdo;
&ldo;太尉切莫動怒!&rdo;一人氣定神閒的低聲笑道,&ldo;當初,我們不敢動他,只因後面站著的是當今聖上。經過下官的觀察,聖上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要協調兩邊的實力。如今,廣平郡王儼然徹底掌控樞密院,那麼朝中的勢力劃分的局面近在咫尺。&rdo;
&ldo;如果下官沒有猜錯的話,皇上是坐山觀虎鬥,並非真的有意袒護郡王。興許是郡王只有十二歲,還是少年,身為父親的聖上照應他也屬情理之中。接下來,就要看我們如何行動,想要打擊郡王,從樞密院中入手看樣子已經不可能了,不如我們從此次的武舉考試入手如何?&rdo;
高俅問道:&ldo;武舉考試?&rdo;
&ldo;不錯!&rdo;那人陰險的笑道,&ldo;太尉大人,難道您忘記了武舉考試的主考官都有誰嗎?即使郡王是正主考官,還有他們三人在一起。只要我們稍加行動一下,讓武舉考試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或是一些紕漏,到時候廣平郡王身為主考官必然會受到皇上的嚴懲。&rdo;
&ldo;武舉考試乃是當朝兩件大事之一,與科舉考試相當,要是出現問題,然後再有官員彈劾的話,就算皇上偏愛郡王,於事無補,必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群起而攻之,豈不快哉;另外,代王那邊必然是第一個出手。現如今,郡王在朝中的地位越發穩固,對代王越是不利,到時候我們再添油加醋,由代王出手,必定是水到渠成。&rdo;
&ldo;那好,就這麼辦!&rdo;高俅拍手稱讚道,陰狠地笑道:&ldo;本太尉就不信他們三人都無法與一個少年爭鬥,要是連一個孩子都贏不了,那麼也沒有必要留在我身邊了,讓他們遠離朝廷,以免將來對我有所影響。&rdo;
於是,高俅聽從那人的建議,然後親筆寫信送於張邦昌、王鐸、張俊三人,另外還送上了一萬兩銀票算是薄禮。他們三人見高太尉親自叮囑,又送來了銀兩,豈能白白錯失良機,加上他們早已準備好成為此次的主考官,到時候狠狠的撈一筆,卻被趙構橫插一腳,讓他們美夢破碎,心裡也是恨得直牙癢癢,也是一拍即合,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話分兩頭,代王趙桓也是坐立難安,趙構的地位越發穩固,他心裡越發緊張、擔憂。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是太子不二人選,沒想到自己的九弟出現,不僅展現出過人的能力,還文武全才,深得宋徽宗喜愛,讓他這個皇長子有些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