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的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從秦宗權那裡搶到了大片土地。東至崤山,西到淮河,黃河兩岸,關東大地,到處都是汴州軍隊急促的馬蹄聲。
朱溫當然非常珍惜他搶來的土地,他立即派遣得力將校率軍進駐新得各州,整修城牆,招募流民,安撫百姓。曾經被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秦宗權折磨得生不如死的老百姓如同見到了大救星,曾經拖家帶口到處逃難的流民們又紛紛回來了。在他們眼裡,朱溫的地盤儼然成了刀光四起,鮮血浸透的中原裡難得的避難所。
連續擊敗秦宗權這個中原地區最令人恐懼的混世魔王,朱溫的風頭一時無兩,朝廷也對朱溫的表現刮目相看。毫無疑問,現在的朱溫已經成為朝廷剷除割據勢力的利器,成為皇帝唯一可以倚靠的實力派。
唐僖宗李儇想起五年前的浣花溪畔,他和鄭畋的對話。他還想起河中名將王重榮近乎瘋狂地對朱溫的推薦。事實證明,他和王重榮都沒有看錯人。朱全忠,如果這個人真能像賜給他的名字一樣,以渾身膽識和才幹對自己全力盡忠,已經奄奄一息的大唐王朝蕩平諸藩,再造盛世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這裡,李儇立即令人撰刻紀功碑賜給朱溫,以激勵他為朝廷再立新功。過了兩個月,李儇又派御使賜給朱溫免死鐵券。不久,李儇又詔令朱溫為蔡州四面行營都統,河陽、保義、義昌三地的節度使都歸其指揮。
唐僖宗李儇對朱溫可謂是寄予厚望,但這位歷經磨難的晚唐皇帝並沒能等到再造盛世的幻夢實現的那天。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李儇病死,年僅二十七歲。由於李儇的兒子幼小,在宦官楊復恭等人的主持下,李儇的弟弟李曄即位,成為唐王朝的第十九任皇帝,廟號昭宗。
初登皇位的李曄毫不猶豫地把籠絡朱溫作為頭等大事。登基第二天,李曄就加封朱溫為檢校侍中,再次增加食邑,甚至還把朱溫老家改名為衣錦鄉。
衣錦還鄉,這曾經無數次出現在蕭縣那個渾小子美夢中的場景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變成了現實。
第四章 破陣
蔡州的秦宗權,河陽的魏博軍,兗州、鄆州的朱瑄、朱瑾兄弟,徐州的時溥……身處四戰之地的朱溫,成了那個亂世最忙的人,他毫無畏懼地沖向一個又一個的敵人,在強敵環伺的中原破陣而出。
1.威震河朔
現在的朱溫意氣風發,他要抓緊時間鞏固地盤,積聚力量,一舉殲滅盤踞在蔡州的秦宗權。
但就在朱溫遙想中原霸主之際,突然傳來一個讓他極為憤怒的訊息:有人挖牆腳!
他能夠在遭到秦宗權十五萬大軍的突然襲擊下扭轉被動,反敗為勝,天平軍節度使朱瑄、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兩人及時率部來援是重要原因。對這兩個幫助自己擊退強敵的地方軍閥,朱溫自然出手大方,厚禮犒勞。
但兩個人卻沒這麼容易打發,他們想要的不光是金銀財寶,更看上了朱溫的部下。在與蔡州軍的激戰中,汴州將士軍紀嚴明,作戰勇猛,比兗州、鄆州的軍隊強上許多。這讓朱瑄、朱瑾極為眼紅。兩個人清楚,這個世道,強者為王,誰有了這樣計程車兵就多了一分稱王稱霸的本錢。
挖朱溫的牆角!兩人說幹就幹。與汴州接壤的曹州、濮州地界一夜之間布滿了重金招募士兵的告示。告示上還特別註明,如果是在汴州當過兵的過來,待遇從優。朱溫一個月給二十個錢的軍餉,他們就給三十個錢。
朱溫氣歪了鼻子。這就好比同樣開店,旁邊這家看準自己底牌,惡意殺價。朱溫雖然生氣,但想到這兩人曾經對自己有功勞有苦勞,還是決定先禮後兵。朱溫派人送去檄文質問,沒想到兩個人得了好處,竟然不嘴軟,回信嘻嘻哈哈,言辭輕佻,對朱溫的憤怒根本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