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紅梅的迷茫
烏特勒支市政音樂廳,寬大的木質長方形主舞臺上,靜靜地擺放著一架黑色的斯坦威九尺鋼琴。
對於頂級的國際鋼琴賽事來說,斯坦威似乎已經成了比賽的固定用琴。這個有著百餘年悠久歷史的德國鋼琴品牌,繼承了日爾曼民族一慣的嚴謹、精緻的工藝,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華麗音色。
市政音樂廳的空間不大,約和維也納的**相同,同樣以暗紅色的實木裝修為主色調,同樣經過了嚴格的聲學裝修。當然,從外觀看上去,音樂廳已經有些陳舊了,這一點從那些被磨得光滑無比的座椅和牆壁四角有些剝落的木紋就可以看得出來。
比起華夏國內新修建的一些大音樂廳而言,這裡算不上最先進,當然也算不上最大,不過走進這裡,卻有一種叫做“底蘊”的東西,讓你感覺到一種屬於音樂的純粹。
對於許多鋼琴家來說,這裡就是鋼琴的神殿,是奧林匹斯山。
可容納六千餘觀眾的大廳,此刻座無虛席。來自全球各地的鋼琴愛好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期待著這場鋼琴界的頂級賽事!
同樣,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權威嚴肅音樂媒體,也佔據了會場一個最佳的觀看角落,在那裡架起了各種錄影裝置。不過在這裡,拍照是經過嚴格限制的,不允許使用閃光燈,對快門的聲音也有一定的限制。這裡的一切都是為了比賽而設計的,一點點對比賽產生影響的因素都不允許出現。
舞臺的東側,一排簡潔的藍色桌子後面,是評委席。評委共11人;分別來自荷蘭、德國、義大利、波蘭、俄羅斯、米國、巴西;他們都是資深的音樂家、鋼琴家。如評委之一、波蘭著名鋼琴家亞辛斯基是當今著名國際鋼琴演奏大師齊默爾曼的老師;荷蘭評委霍克是首屆李斯特比賽的冠軍;義大利評委伯納塔曾多次在國際鋼琴比賽上獲勝;來自米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的格拉夫曼則是國際公認的鋼琴教育權威……
十一名評委,代表了這個星球上鋼琴演奏最高的成就,也是這個領域中的絕對權威。如果不是李斯特大師杯這樣的頂級賽事,想要把這十一位評委聚在一起,絕對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當然,還有另外兩個與大師杯齊名的賽事,或許可以將他們聚在一起。這兩個鋼琴賽事分別是肖邦杯國際鋼琴大賽和柴可夫斯基杯國際鋼琴賽事。和李斯特杯一樣,這兩個國際賽事,同樣以一位著名的音樂家的名字命名,肖邦是波蘭著名鋼琴家。被稱為“鋼琴詩人”,而柴可夫斯基則是俄羅斯的著名作曲家,其經典作品無數,特別是舉世聞名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羅紅梅,我現在正在荷蘭的烏特勒支市政音樂廳為您現場報道,相信所有國內喜歡鋼琴的樂迷們,對這場即將開始的李斯特大師杯國際鋼琴比賽已經迫不及待了。經過了數年的等待,全球的樂迷們再一次迎來的這場鋼琴界的超級盛宴,稍後我將在現場,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報道,請隨時關注我臺的專題節目。”
觀眾席的一角,羅紅梅手持話筒面對著攝像機,迅速地做著賽前的轉播工作。她是央視音樂頻道的一名資深記者。對於這樣一場音樂盛事。像央視這樣的媒體自然不會錯過,早在數天前就派了一個報道小組前來。而像報道這樣的比賽,羅紅梅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肖邦杯,柴可夫斯基杯,她都報道過,可以說是一位老記者了。
不過此刻,她的心裡還是有些小激動的,不因為別的,因因為今年這場李斯特杯的鋼琴大賽,華夏選手是所有國家裡入選最多的。直接來了六個人。要知道,參加四分之一決賽的選手一共才46人。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華夏的鋼琴水平越來越高,作為音樂頻道的記者,她當然是樂於看到這樣的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