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大局期間,西楚有幾名年輕人也傳入北莽女帝耳中,其中尤以謝西陲最多,多達四次,寇江淮緊隨其後,有三次,以至於女帝都給勾起了興致,不過到頭來,也不過是以一句“生對了時候生錯了地方,可惜了”收尾。帳內北莽武將一致認為,曹長卿主持的東線,跟廣陵王趙毅之戰,依舊會勝出,但接下來關鍵得看離陽趙室收拾殘局的主帥,是飽受掣肘之苦的盧升象,還是臨危受命的兵部尚書盧白頡,甚至有無可能是更北一些的北莽心腹大患,大柱國顧劍棠。在太平令看來,離陽朝廷太過輕視西楚,而且兵部沒有顧劍棠坐鎮,比起二十年前離陽朝廷的運轉速度,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但是太平令也憂心忡忡,說接下來離陽被西楚打得越疼,日後顧劍棠手中的兵權就越集中和熾盛,長遠來看,勉強算是好壞參半。
董卓沒有摻和到這場異議不多的討論中去,當董胖子看到女帝陛下一抬手後,不光是那群最不濟都有三品的文官,還有一大幫原本眼高於頂跋扈慣了的武將,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董卓也收斂了神色,只看到四位妙齡女官抬出另一幅地圖,鋪在原先地圖之上。當那幅詳盡至極的彩繪地圖盡數出現在眾人視野後,董卓看到就連耶律虹材這頭掉光牙齒的老虎也細眯起眼,身體微微前傾,仔細凝視著那張長寬各三丈的地圖。大概是眼力老弱的緣故,老人緩緩站起身,向前走出幾步,北莽上下,唯獨他可以攜帶一名扈從入帳參與議事,當時耶律虹材身後的那名侍從試圖攙扶,被老人擺手拒絕。
隨著耶律虹材鄭重其事地起身,絕大多數北莽權貴都不敢再坐著,而是跟著老人一起離開繡墩子。
那是一幅莽涼形勢大圖!
原先還有寥寥數人不曾站起身,直到慕容女帝站起來,他們才隨之起身,老婦人臉上沒有先前那份淡看風雲的閒適,沉聲道:“朕知道哪怕到現在,還是有人想要先打東線,認為只要吃掉那條在顧劍棠手上尚未完全成型的東線,就可以長驅南下,一舉佔據離陽王朝的太安城,覺得這才是一勞永逸的明智之舉。”
此言一出,王帳內頓時氣氛凝重,有多位大將軍和持節令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老婦人突然自嘲一笑,“還有人認為朕之所以執意要打西線,是為了跟徐驍那個已經死了的傢伙慪氣。”
董卓忍不住笑出聲,結果被帳內大人物瞪眼白眼了十幾記,尋常北莽官員,早就給嚇破膽了,董胖子仰起頭,學著耶律虹材摳鼻屎。
老婦人繼續笑道:“你們這般認為便這般認為,無所謂,朕今天只想告訴你們一件事,打西線的決定,不容更改。誰反對,可以,朕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現在離開這頂帳篷……”
很快就有幾位王庭老人不約而同冷哼一聲,一起邁開步子,徑直走出王帳,這些老人無一不是曾經草原上的雄鷹,各自頂著耶律姓氏,至今仍然手握相當可觀的兵權,形似離陽王朝的宗室藩王。北莽王庭的體制本就鬆散,各自為政,僅在名義上接受皇帝的約束,老人之中,不乏有十幾年前都不曾參加與離陽北伐大軍作戰的人物,但哪怕是女帝陛下這些年也不能因此秋後算賬。在這些老人看來,只有打東線,才有利可圖,西線?北涼三十萬兵馬,全殺光了又能如何?北涼那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甚至不如自家草原上水草肥美的那些地方,在往南進軍,是那個北莽稚童都清楚道路崎嶇的西蜀,是一個從來沒出過統一中原的皇帝的地兒,更是一個北莽鐵騎必須下馬作戰的區域,這一路打過去,死很多人不說,到手的東西卻少到可憐,誰樂意?你個老孃們願意聽那狗屁太平令的慫恿,咱們可不奉陪!
隨著這些桀驁難馴的“耶律王爺”紛紛大踏步離去,王帳內十去其三,所幸南朝境內的持節令與大將軍一個都沒走,更有拓拔菩薩始終站在女帝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