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閣臣紛紛離開了乾清宮,回到各自的署衙致公,朱慈烺則是帶著擬好的聖旨,一路來到了李遇知的府門前。
雖然朝廷關於李遇知致仕的訊息還沒有傳回府中,可是昨日朱慈烺已經說了,今日要登門探望李遇知,到了閣臣跟太子這個身份地位,但凡是做出了承諾,絕對要施行的,否則,那就淪為笑柄了。
病中李遇知聽到太子將要登門的訊息,差點從床上蹦起來,太子親自登門,那毫無疑問,就是代表皇上來的啊,現在皇上可是同樣臥床不起,太子那就代表著皇上,親自登門問候,這可是最高的殊榮了。
李遇知連夜命人打掃庭院,連府門前都挑起了大紅燈籠,準備迎接太子蒞臨。
朱慈烺進入了李府,李遇知在下人的攙扶之下顫顫巍巍的站立恭迎。
朱慈烺笑道:“老大人,本宮今日登門,一則是要宣讀旨意,二則是探望老大人,宣讀旨意要緊,還是請老大人接旨吧。”
李府上上下下十幾口人,盡皆跪倒在地。
朱慈烺展開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李遇知,累仕三朝,夙興夜寐,勤於王事,功在社稷,今以古稀之年,風燭之軀猶自致公,實百官之楷模,朕之股肱,特恩准其因病致仕,加贈太子太保,賜金一萬,錦緞千匹,榮歸故里。欽此!”
“臣、臣謝主隆恩,謝主隆恩啊!”
李遇知激動的鼻涕泡都要冒出來了,以太子太保致仕,這在崇禎朝十幾年裡還從來沒有過呢,自己是第一個啊,什麼賜金一萬,什麼錦緞千匹,他李遇知不看重這些玩意兒,他只在乎自己的身後哀榮,有了這道旨意,就相當於蓋棺定論了啊。
朱慈烺將聖旨遞給李遇知,說道:“老大人身體抱恙,還請回房間內歇息,本宮奉旨登門探望,可是不敢壞了老大人的身體,否則沒辦法向父皇交差了!”
李遇知連忙將朱慈烺請入了自己的書房,命人獻上茶點。
“老大人,您執掌吏部有年,多有建樹,如今致仕在即,本宮可是在沒有機會聆聽教誨了,臨別之前,您可是得教教本宮治國安邦之道,為本宮舉薦一些人才才是……”
朱慈烺坐了下來,向著李遇知笑道。
李遇知嘆道:“殿下,您這是在笑話臣呢,誰不知道殿下自從兩年多前橫空出世,平復鼠疫,圍剿闖逆,招徠流民,痛擊滿洲韃子,殿下英明神武,甚至直追太祖皇帝,臣作為閣臣,輔佐皇上十幾年,君臣用心國事,可是卻將江山治理的一塌糊塗,皇上自然是雄才大略,可惜,我們這些老傢伙不中用啊,哪裡有什麼治國安邦的本事?”
朱慈烺苦笑道:“老大人,這也不過是本宮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一路走來,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了,屢屢被父皇訓斥膽大妄為,就在前幾天,父皇將我召入宮中還是一通怒罵呢,老大人不要自謙,還請老人教我,如今本宮受命監國,真的開始統籌軍國大事,方才知道其中重重險阻,步步驚心啊!”
李遇知沉吟一下,方才緩緩說道:“殿下,您是天縱英才,臣本來不該多嘴,更何況置喙朝事,更是犯忌諱的事,只是殿下既然垂問,臣就多嘴兩句,關於朝政,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朝廷無人可用,而是不能人盡其才啊,十幾年來,內閣多有濫竽充數者,內閣不端,下面不管是朝堂還是州府,自然會問題重重。”
“老大人,本宮願聞其詳!”
李遇知沉聲道:“臣且以同僚為例,李邦華本來有知兵之能,深有韜略,兼通政事,若是執掌兵部,或者作為兵部佐官,最當合用;可是,李邦華卻被放在了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執掌督察院,督察院啊,那可是檢查百官的,雖然李邦華為官還算清廉,可是他卻不夠剛正,慈不掌兵啊;倪元璐立身最嚴,剛直耿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