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太后心裡很疼榮王。
原因也簡單,榮王沒有母族,一直依仗戚太后這個名義上的祖母。
不管他是真心還是恭維,表面上都對太后盡了十二分的心,比蕭靖承還要孝順。
“此事說來也非大事,無非就是私會。”戚太后道,“咱們不必太過於當真,風花雪月不損皇家體面。”
皇帝慢慢喝茶,等待下文。
其實,皇帝心思全不在這些事上。六月十五就要開第一次的科考了,皇帝全部心緒都被此事牽掛著,就連新進宮的溫婕妤,他都冷落了。
這件事的意義,非同小可,也許他可以把皇權集中到自己手裡,完成創舉。
他只不過是順道到太后這裡坐坐,散散心。
這滿內廷的女人,只有戚太后能讓他尋到這種安全、踏實的感覺。
“你說的是。”皇帝漫不經心,“給奚氏封個榮王側妃吧。她未嫁先私會,舉止不端,給側妃已是恩典。”
戚太后笑了笑:“陛下,哀家倒是覺得,奚氏乃良緣,可以封榮王正妃。”
皇帝一愣。
“何出此言?”
“陛下也許不知,這奚氏乃是錦陽奚氏的旁枝。”戚太后道,“她家無權勢,卻又擔虛名。
榮王是個本分孩子,若娶親門第太高,給他妄想,岳家也不安分,對他反而有害;若門第太低,又虧待了他。
奚氏空有名而無權,既能讓榮王收收心,外人說起來,到底是佔了錦陽奚氏的名分。奚氏這個王妃,也算名門閨秀,配得上榮王。”
皇帝一直就不太想榮王勢力做大。
裕王有澹臺氏撐腰,已經不容小覷;太子背後有云氏,又佔了嫡出,朝臣們多偏袒他;還有兩個小兒子,母族也都顯赫,將來長大了還未可知。
若個個身懷絕技,而皇位只有一個,皇帝萬世之後,兒子們會打成一團。
還不如讓他們一個個安分點。
先是用榮王的婚姻,把榮王的權勢之心捆住;兩個小兒子拖延著不給他們封王開府,就把他們困在內廷。
太子一個人的話,他有個萬一,朝中無儲君,故而需要裕王做個後備。
可以放縱裕王和澹臺氏,讓裕王試試本領。
反正是皇帝自己的兒子,皇帝自負能掌控他,不怕他和澹臺氏真衝擊到皇位。
“既是錦陽奚氏,的確是高門貴女,配得上榮王。”皇帝道,“朕去御書房,讓禮部擬旨,封奚氏為榮王正妃。”
親王大婚,先給王妃封號,然後再由禮部操持婚禮。
具體事宜,跟民間不太一樣。
比如說民間婚姻有“親迎”這一道,就是新郎要親自到女方家裡,跪拜女方父母,接走新娘。
但親王不必行此禮,故而沒有親迎這一環節。
皇帝對榮王不太在意,他的婚事也處理得倉促。
六月十四,封親王妃的聖旨發到了奚家,皇帝讓禮部著手此事;六月十五,朝廷開設了第一次的科考。
所有人都去關注科考了。
這是大事,也是新鮮事,更容易吸引目光。
奚寶辰的婚姻,夾在這樣的大事裡,被定了下來。
拿到了親王妃的金冊、金寶時,奚寶辰難以置信。
別說她,她父母也懵了。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奚寶辰會成為親王妃。
“那個道士真靈驗!”姑奶奶大喜。
奚寶辰卻想起,那道士真正的意思是說,此事並非什麼好事。
她心中很沉重。
不用再被人挑選、羞辱,她成了很多貴女夢寐以求的皇家兒媳,可她並不開心。
她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