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對大漢的影響很快就出現了,開戰三個月後,大漢市場上的鋼鐵價格開始上漲。原因一方面是外國進口鋼鐵來源斷絕,另一方面是大漢鋼鐵開始出口了。

第一大進口國竟然是俄國,俄國重工業不算落後,產量也不低,但相對這麼大的國家就不太夠用了。

俄國在烏克蘭境內的頓巴斯有優良的煤鐵資源,這裡也形成了重要的工業區域,投資這裡的主要是英國和德國資本,為此沙皇特別以英國人名字命名了這裡的村莊。

透過英國人引入了最新的歐洲技術,頓巴斯的鋼鐵、機器加工水平都是歐洲主流水平,只可惜規模還不夠大。應付平時的生產勉強足夠,但應對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就顯得不太夠了。

大量鋼鐵從東北、山東透過鐵路抵達天津,然後透過歐亞大鐵路運達俄國,進入俄國的兵工廠製造成大炮和步槍。

火熱的鋼鐵市場進一步讓大漢工業家們燃起建設高爐的熱情,新的高爐不斷開工,本就火熱的鋼鐵市場更加火熱。一年之內本就被鐵路催生的鋼鐵產量再次翻番,從20萬噸到40萬噸再到80萬噸。

這讓李鴻章有點不高興,他正在開建的盧漢鐵路造價變高了,但朝廷給的撥款卻不會變多,這條路造價5000萬兩,一分都不能多。倒也夠了,只是落到自己口袋裡的就變少了,換了誰能高興?

洋務運動方興未艾,現在在朝中清流徹底失勢,因為大漢國勢蒸蒸日上,不搞洋務就是等死。所以報紙上的熱點都是洋務,李鴻章定了好幾份大漢國的報紙,最近關於鐵路的訊息很多,其中一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個人叫詹天佑,在雲南修鐵路,報紙報道說是曾經大清派出去的留美幼童,可惜現在那批幼童全跑大漢那邊去了。

“可惜了這個人才啊。”

李鴻章感慨,卻沒有在意詹天佑回國的時候,廣東還是大清的,但詹天佑被送進了水師戰艦上。

歐洲的戰爭也是熱點,李鴻章也留心注意。德國人,法國人打起來了,他心裡盼望著德國能贏。他之所以大量購買克虜伯的大炮,連海軍都請的是德國顧問,不是他真的不知道德國海軍在歐洲只是二流,實在是因為他不喜歡英法。英國有兩次鴉片戰爭的舊恨,還有馬嘉理事件的新仇;法國就更不用說了,讓他的恩師曾國藩身敗名裂的天津教案最後就是李鴻章親自處理的。

只是報紙上報道的訊息似乎對德國不利,法國人在北部擋住了德國五十個師,那可是五十萬人吶。

報紙上的軍事評論是大漢幾個參謀軍官寫的,很有水平,他們說法軍使用了漢軍的機槍戰術,用壕溝加機槍,從法國北部一直挖了一條几百公里的戰壕,直到英國海邊。

“大漢的?哼,曾帥在安慶、南京早就用過了。”

李鴻章找到了一絲自信。

心裡記住了兩個戰術,戰壕加機槍。

“給我買兩支機槍。”

他的手下很快就幫他從大連造船廠買來了兩挺機槍,試過之後,威力讓人驚歎,可是那子彈如流水一般,又讓他心疼。

“用不起,用不起吶。”

“大帥。大漢那邊說,他們還有更好的機槍,叫什麼水冷馬克沁,比這個射的還快。”

手下大將劉銘傳一臉興奮,臉上的麻子都微微發紅,很期待大帥能掏出點錢來,給淮軍換一批裝備。現在用的武器,有的都有十年了。雖然都換成了後膛步槍,可大都是用前膛步槍改的。李大帥精打細算,英國新式馬蒂尼步槍每支出廠價白銀12兩,若再算上運費和保險,剛好翻番。法國施耐德公司單賣後躺槍機,對恩菲爾德m1853前膛槍進行改造,拼裝上施耐德後膛槍體,原來槍管、護木、擊錘都繼續用,花費1英鎊左右,換算成白銀也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