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八月初二、申時、杭州府衙內院、慶元居】
徐恪回到慶元居,草草用過午膳之後,忽感一陣疲乏,遂仰靠於床頭之上,望著窗外秋景發呆。
他回思往事,心中思緒如海潮起伏,頓覺惆悵不已……
依照上午那潘老伯的口述,昔日楊宅那一場大火,究竟是人為還是天災?若是人為,則究竟是誰人放的火?為何火起之後,宅子內竟無一人逃生?……這種種謎團,直至今日也無人知曉。
自楊宅突發大火之後,不知為何,官府對之諱莫如深,非但並未派人深查,只是草草宣佈大火就是灶間下人因做飯時焚燒柴木不慎,以至引發火宅;而且還嚴密封鎖訊息,禁止城內任何人談論此事。
自然,針對官府的這一解釋,周圍百姓盡皆不信。任誰都明白一個道理,無論是哪家燒火做飯,若不慎走火,當都能迅速撲滅,斷沒有滿宅皆被焚,竟無一人逃生的道理。
可是,杭州府衙派來了幾十名衙役,輪番上門告誡,嚴令所有人都不得談論楊宅被焚一案,嚇得四周百姓都不得不對此噤若寒蟬,不但無人敢猜測楊宅被焚一案究竟系何人之所為,甚至於,連“楊員外家被燒”這幾個字都不敢再講。於是乎,楊宅被焚這麼大一件事,除了附近鄉民之外,整個杭州城竟無幾個人知道,就算知情者,平素也不敢多談此事。
並且,自楊宅無端被焚之後,每每於子夜時分,附近百姓總能聽到宅子裡隱隱有哭聲傳來。那聲音如泣如訴,半夜裡傳來,令人總不免頭皮發麻、心驚肉跳。是以不到一個月光景,附近住戶盡皆走的走、搬的搬,只留下潘老漢一人,因無兒無女,也無處可搬,只得仍舊住在老宅中。
這之後,楊宅鬧鬼之事便被人傳得玄乎其玄。向來這老百姓對這種事總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是以這楊宅雖處杭州城內之繁華地段,但自從被大火焚盡之後,便一直無人敢買下宅基重新營建房舍,直到今日,楊宅故地仍是一片廢墟。
徐恪聽完潘老漢的陳述,心中尚有些不信,於是又帶著魏嘉誠與舒恨天出了楊宅故地,往周圍四處找人詢問。可就算他們找遍了四周所有住戶,回答也如魏嘉誠先前所稟報的一樣,這附近住戶,對當年發生在楊宅內的那一場大火,竟都是一無所知。
徐恪回到府衙之後,又找來當值的衙役班頭詢問。那班頭湊巧也親身經歷了當年對楊宅大火的撲救。不過,他含含糊糊了半天,始終不肯多言,後在魏嘉誠的大聲訓斥之下,才吞吞吐吐地講出了當時的一些實情。
依照那班頭所述,楊文庸宅子的那一場大火,大約發生於前年年底,那時距王大爺死後,才不到一月。由於大火來得甚是突然,火起之後便燒得越來越猛,又恰逢夜晚眾人熟睡之時,是以待眾衙役趕到時,整個楊宅都是熊熊烈火,根本無法入內救人。衙役們亦只得盡力打水撲救,疏散周圍住戶,不使火勢往楊宅周圍蔓延,種種舉措無非是盡人事而已。待到大火燒盡,整座楊家宅邸幾乎是片瓦無存,再清點死者人數,發覺宅子裡的所有人都已被燒死在內……
班頭說到這裡,面上亦不自覺地帶有悲憫同情之色,看得出,當時他們進入火宅現場內清點死者人數時,見到楊家人的那一番死狀,必也是極其悽慘。
徐恪又問那班頭,緣何火宅發生之後,官府不去徹查縱火元兇,卻極力對外封鎖訊息?非但隨意杜撰了一個火宅的原因,而且還派人挨家挨戶地警告周圍住戶,嚴令他們不得談論楊家那場大火?
班頭嘆了一口氣,猶豫了半晌,才勉強回道,這其中原因他也不太清楚,他只是聽說,這是前任知府洪大人害怕京城裡會來人徹查楊家大火的起因,是以才匆匆將大火的起因歸結為是楊家下人們燒火不慎所引發,反正那些下人也都已被燒死,死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