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戲稱的作對一說,其實漢宣帝會推行親親得相隱匿,應該和他貼近民間真實百態的生活經歷有關。”伍愛華說著:“因為知道現實情況如何,所以才會針對性地推行這一刑法原則。”
“這個政策夾雜了從夏朝開始提倡的孝道以及儒家思想,將親屬關係作為評判標準,體現了人性,但是也無疑不利於法治。”伍愛華評價道:“畢竟窩藏罪犯這種事情,不管怎麼披上親情和孝道的外殼,也不影響為虎作倀的本質。”
“當然,這都是現代法治思想下的評價,按照漢朝當時人們的想法,這甚至算是一個仁政。”
“畢竟掌握了筆桿子的那群人,犯罪的可能性可比變成受害者的可能性大多了。”
伍愛華這話說出來,很多古人也下意識想起那句“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相比之下,對老幼婦殘恤刑,和現代的立法思想有所重疊。”伍愛華說道:“從西周開始,華夏立法就比較體恤老幼,漢惠帝時期,呂后就頒佈詔令,民年七十以上或不滿是誰,可以減刑甚至不予刑罰。”
“景帝之後又補充,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懷孕、盲人、侏儒需要上刑具的,可以免去。”
“然後到了我們今天的老熟人漢宣帝,他就更加寬鬆了,詔令:諸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它皆勿坐(《漢書》)。對老人進行了寬待。”
“漢成帝規定,年未滿八歲,得減死(《漢書》)。是對未成年的刑罰減免。”
“漢平帝這事規定,婦女犯法,以及男子八十以上、七歲以下,除非是家中有人不道重罪導致連坐或者本人犯罪,則不應該抓捕他們。也就是說,一般罪名導致的連坐,家裡的婦女、老人、兒童可以赦免。”
“這種法律的規定,其實主要是考慮到,八十以上八歲以下的男子和婦女本身不具備攻擊性,所以不連坐也不會導致社會不穩定。”
伍愛華說著,不由感慨:“雖然漢朝保護了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但是我覺得漢朝立法者是沒見過一拳一個小朋友的女人。”
“漢朝最出名的女人們,不是和親公主、攝政太后,就是宮妃和才女,”伍愛華笑道:“他們可能沒辦法想象,一刀一個匈奴人的女性會長什麼樣子,也沒辦法想象,把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工於心計的女性又是什麼樣。”
“對了,”伍愛華強調:“這裡說的工於心計可是褒義詞,人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因為自己足夠聰明、足夠精明、足夠有政鬥智慧而羞恥,沒理由男人工於心計被稱為謀聖,女人工於心計就被稱為毒婦。”
“不過吧,輕視女性是封建王朝自古以來的傳統,就是今天,也有很多人覺得女性就是柔弱的代名詞,”伍愛華感慨道:“而又有多少人,是因為社會大環境認為你柔弱,才漸漸弱下來的呢?”
伍愛華這話一說,很多女性不禁陷入了沉思。
【記得小時候,我一個人能單挑五個男孩子,現在連飲用水桶都扛不起
來】
【白瘦幼審美毀了多少人,我肌肉含量超過75,但是和瘦弱妹子站在一起就顯得大了一兩號,天天聽人議論說我虎背熊腰】
【姐妹,虎背熊腰是誇讚啊!我就在增肌,現在基本能打敗同樣身高的男性了】
看到天幕上這些彈幕,古人都不由好奇起來。
“只聽說唐朝是以胖為美,後世竟然是以壯為美嗎?”柔福帝姬好奇地說道。
“你沒看前面還說了,他們是白幼瘦審美?”賢福帝姬強調。
“可是顯然天幕的主播喜歡壯的,你說我們要不要多吃點?”柔福帝姬問:“好迎合天幕的審美。”
賢福帝姬搖頭:“天幕哪裡有父皇重要?父皇喜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