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張康年、趙齊賢兩名侍衛,前來向李長歌稟報昨晚的審訊結果。
李長歌端起床邊冷掉的茶水,一口悶了,感覺整個人都清醒不少,“進來吧。”
說著,李長歌自顧自的洗漱,聽得兩人的彙報。
這和李長歌自己知道的內容,大差不差,倒是曾柔的身世,讓他認真聽了一會兒。
曾柔的父親是司徒伯雷的舊部,已於數年前過世,母親也已經亡故,他父親臨終時命她拜入老上司門下。
同時,還從那兩人口中得知,吳三桂的獨子吳應熊即將來京城,司徒伯雷便派他們來攔路截殺。
路經此處,見到清兵軍營,還以為是官兵來剿匪的,加上司徒鶴少年氣盛,想著潛入窺探,挫一挫滿洲兵的氣焰。
這兩個人都不是重要人物,能知道這麼多已經不易了,想來再拷問,也問不出什麼來,那便用他們倆的命來平息御前侍衛和驍騎營的不滿吧。
畢竟自己放了司徒鶴、曾柔等人,這些兵將都是皇上的親兵,什麼時候受過這個氣,就算有大筆銀子安撫,也難免還是會有人不滿。
李長歌吩咐張康年和趙齊賢兩人,押著那兩人,在眾將士面前砍頭,以平息眾怒。
這件事過後,眾將士再也不敢擅離職守,聚眾嬉鬧。
一路上枯燥的行軍,李長歌感覺閒得發慌,他已經可以預想到去了少林寺以後的無聊日子了。
數日後,大隊人馬到了嵩山少林寺,並派兩名御前侍衛前去通報。
住持得知有聖旨到,率領各院首座僧眾,迎下山來,將李長歌等一行人接入寺中。
李長歌取出聖旨,拆開封套宣讀,前面全是一些言辭華藻,好好的嘉獎一番少林寺忠心愛國。
只有後面一段才是重點,封少林寺住持晦聰為‘護國佑聖禪師’,所有五臺山建功的十八名少林寺武僧皆有封賞。他最後讀道:“茲遣驍騎營正黃旗都統,兼御前侍衛副總管,欽此!黃馬褂李長歌為朕替身,在少林寺出家為僧,御賜度牒法器,著即剃度,欽此!”
自己宣讀自己出家為僧,李長歌覺得這種感覺真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他木著一張臉宣讀完聖旨,然後再自己把聖旨收起來。
此時,一旁的少林僧眾們紛紛向李長歌合十行禮,表示尊敬和歡迎。
他們對這個年輕的皇帝替身充滿好奇。
而李長歌則默默無語地看著眾人,心中感慨萬千。
張康年和趙齊賢在心裡為李長歌默哀,好不容易才不做太監,這馬上就要出家當和尚,真是命運多舛。
晦聰禪師率眾僧跪拜謝恩,眾將士取出皇上準備的賞賜分發下去。
李長歌站在大雄寶殿內,驚歎少林寺的底蘊,他環視觀察著周圍,這座屹立上千年的古剎,在金庸爺爺筆下著墨不多,卻幾乎每本上都會出現的武林北斗。
嫋嫋檀香無處不在,彷彿已經與周圍的建築融為一體。
殿內供奉著三世佛像,正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脅侍為文殊、普賢兩菩薩,他們合稱“華嚴三聖”。
正中的釋迦牟尼像高一丈二尺,佛像莊嚴肅穆、金光閃閃、佛光寶象,讓人心生敬畏。
東、西山牆邊上的神臺上塑著十八羅漢像,人物形象生動,姿態各異,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就在這時,身穿袈裟的晦聰禪師雙手合十,邁著穩健的步伐緩緩走來。
他的語氣和藹可親,帶著一種讓人感到寧靜祥和的氣息,輕聲說道:“李大人代替皇上出家,這無疑是本寺的無上榮耀啊!”
說著,晦聰禪師伸出手,引領著李長歌來到大殿中央,並讓他跪坐在蒲團之上。
接著,他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