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門開後,飯菜也做好。
陳老坐在首位,開口道:
“今日是家宴,一為陳曦下鄉六年得以團圓,二來讓老三的乾兒子二娃,大名蕭西沉,跟家裡人認認臉。”
闊別六年,程陳曦再見疼愛她的家人很激動。
被拐之事,陳家就老爺子跟三個表哥知道。
於姑娘家名聲有礙之事,知道的人越少,對陳曦越好。
二娃第一次獨自一人面對眾多親戚,心中難免有一丟丟緊張。
小身板坐得筆直筆直的,生怕自己儀態不好,讓人笑話。
“二娃,過來爺爺這裡。”
陳老慈祥地招招手。
二房的夫人梅芳心裡不得勁。
不過是個“幹孫子”,老爺子未免也太重視了,還特意帶來參加家宴。
屁大點的孩子,以後靠不靠得住還另說。
故意攀上陳家,這孩子的家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老三真想要兒子,她孃家侄子多得是,認一個知根知底的總比鄉下來的好吧。
二娃乖乖起身,走到陳老身邊。
“二娃,這是你大伯陳行之,大伯母丁敏慧。”
順著陳老介紹的左手邊,二娃也禮貌地問好:
“大伯,大伯母好,我是蕭西沉,小名二娃。”
老大陳行之從兜裡掏出個子彈殼,放在二娃小手裡,
“哈哈哈,乖,大伯送給你的見面禮。
老三好眼光,這孩子沉穩大氣,看著就聰明。”
丁敏慧則給個小紅包,摸著二娃的頭溫柔地笑道:
“大伯母給的見面禮,二娃拿去買糖吃。長得真好看,瞧著就讓人稀罕。”
娘不在身邊,二娃不知道禮物該不該收,於是便回頭望向陳老。
陳老點頭:
“哈哈哈,長者賜不可辭,二娃拿著。”
有禮有節,二娃這一舉動令陳家人更高看一眼。
“來,二娃,這是你二伯陳謹之,二伯孃梅芳。”
走到老爺子右手邊,二娃同樣問好自我介紹。
教育局二把手陳局長上來就問:
“聽說你上小學一年級了,學習怎麼樣?”
此問題一出,陳家其他幾個孩子為二娃捏一把汗。
二叔/爸太過分了,二娃才七歲,還是個孩子,就問人家學習。
梅芳噗嗤一笑,說道:
“瞧你問什麼話,還是個孩子,哪裡懂得什麼學習不學習,就是考個‘零鴨蛋’都無關緊要。
你以為人人跟咱家陳熠陳夢一樣,五歲開始被你壓著啟蒙,上學考試每次不得低於年級前十。”
二房的孩子成績優於大房,這是梅芳心中暗暗得意的一點。
都是老爺子的兒子,老大老三都是當兵的好料,偏偏老二走文風。
不少人暗地裡蛐蛐二房不如大房三房。
大房再厲害,孩子生的再多有什麼用。
四個孩子都是學渣,不像他們家兩個孩子,成績沒掉下前五。
在場其他人一聽,覺得梅芳有些顯擺。
尤其是大房四個學渣,特別是曾經得了“零鴨蛋”的陳煊,內涵誰呢,哼!
連陳謹之都眉頭微蹙。
他只是隨口關心一下孩子的成績,並沒有攀比的意思,偏偏他媳婦口中說出的話就變了味兒。
“二娃兄弟倆期末考試科科都是一百分。
上學前,蘇雪姐就給他們啟蒙,要不是孩子小,讀三年級都是沒問題的了。”
陳曦開口替二娃回答。
二表嫂人不壞,就是愛攀比,有點勢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