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家和支書家再加上會計家的人,從這天起就開始頻繁出入大食堂,開始了冬天的種菜生涯。
蕭晴雖然只是略通理論知識,但在剛開始兩天裡,她還是盡心盡力地跟大家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
然而,她的能力有限,在接下來的日子,只要是莊稼把式就可以操作了,就沒有她的用武之地了。
蕭晴從這天起又開始研究起了種蘑菇,她之前自己在陽臺上種過蘑菇,知道適合種蘑菇的材料有木屑、秸稈、玉米稈、稻草等等。
在大隊裡面,秸稈、玉米稈和稻草都是隨處可見的,很容易獲取到,但是菌絲要從哪裡得到呢?她想來想去,覺得應該去找農科院。可是,她目前自己也不認識農科院的人,一時讓蕭晴感到很苦惱。
想著這個年代的人們都很樸實、敬業,如果自己給農科院寫封信,求一他們給一些菌絲,說自己想要試驗一下冬天在室內種蘑菇,是不是能夠成功呢。
想幹就幹,事情往往越想的多可能越無法辦成。於是,蕭晴給農科院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在信中她表達了自己想要種植蘑菇的請求,表明自己作為知青,想要為下鄉的大隊做實事的期待和責任感。
這次嘗試寫這封求助信,不僅是一次向外界尋求技術幫助的嘗試,更是對無數像自己這樣的普通知青,希望能為大隊社員生活帶來改變的使命的延續。
蕭晴相信,只要自己帶著這個目標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實現,未來一定能為大隊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改變。
蕭晴不光給河省的農科院寫了求助信,還給湖省的農科院也寫了一封求助信。
在信中,她詳細地說明自己是一個從湖省到河省下鄉的知青。來到這邊後才發現,這裡都是平原,不像他的家鄉那樣,到處是山坡野地,都能採到蘑菇。
在這裡一年四季都難以見到幾朵蘑菇,偶爾在野地裡看到,她也不敢輕易嘗試,生怕吃到有毒的蘑菇。
她深感自己作為知青,應該為當地的人們做點什麼。於是,她才寫下了這封求助信,希望能得到一些菌絲或者菌種,嘗試一下人工種植蘑菇。
蕭晴在信中表示,種植蘑菇需要的材料,秸稈、玉米秸稈、稻草、玉米芯等,這些材料,在這邊都是常見的,唯一缺少的就是種子,希望農科院能在看到她這封求助信後,能夠給一些菌絲或者菌種寄過來。
蕭晴還表示,如果開始種植,她會每天都寫觀察日記,並且會把資料寄回到農科院,請專業人員指正。
信寄出去後,蕭晴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希望等夠得到農科院的回覆。當然,在等待的時候,她也沒有閒著。她準備好了種植蘑菇需要的那些材料,並把自己屋子裡面的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方便放置菌菇包。
半月以後,蕭晴還真的收到了一封農科院的回信。她迫不及待的開啟信封,希望是好訊息。
這封信是河省的農科院,信中的內容讓蕭晴的心如同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
農科院的一個李技術員在信中說:“你好蕭晴,你的信我們收到了。看到你想要為大隊社員做實事的這份心,我們也很感動。但是我們這邊暫時也沒有合適的菌種。“
看到這裡蕭晴臉上掛滿了失望。她原本滿懷期待,以為能得到農科院的支援和幫助,沒想到結果讓她大失所望。她的心彷彿被重重地擊中,失落感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蕭晴不想信自己運氣這麼差,她壓下心中的情緒,心不在焉的繼續看後面的內容,希望能有一絲轉機。
“我已經給我的其他省農科院的朋友寫了信,請他寄一些菌種給你,希望下次能收到你的觀察日記。”沒想到峰迴路轉了,這個李技術員竟然找了外援。
直到一個月後,馬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