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緯成為奉賢城太守之後,立刻採取手段威制當地豪強權貴,還將曾經許多冤案翻了出來,現在澇災剛過去沒多久,正是馮光緯威信大增的時候,也是他的事被百姓口口相傳以及得到百姓信任依賴的時候。
一時間,奉賢城官府的鼓擊打之聲不停歇。
有了魯良作為對比,更顯得馮光緯為官清廉嫉惡如仇,是值得百姓愛戴的好官。
從奉賢城送到京城的總共有兩份摺子,一份是放在人前的,一份是晏玄鈺獨自看的。
在晏玄鈺看的那封摺子裡,他看到馮光緯一些處置奉賢城事件的手段都不由得驚訝,馮光緯與當地豪強權貴周旋的策略和手段是晏玄鈺遠遠想不到的。
來回看了兩遍馮光緯的信,晏玄鈺明白將有用之人選出來加以重用多麼重要,就像馮光緯,在奉賢城能發揮出遠超乎他想象的作用。
不過朝堂上還是需要些攪和渾水的人的。
比如姜丞相一系。
明面上,姜丞相幾乎不與官員往來,在朝中一直都是清臣形象,但是若沒有勢力又怎能在朝堂站穩腳跟?
晏玄鈺覺得姜丞相的厲害之處在於明明在朝堂上沒有引起大部分官員的注意,卻能一路穩穩當當成為丞相,此事看來本就是一個疑點了。
上次的青衣官員事件,這次的袁康回京事件,想必少不了姜丞相暗中操縱。
只是有件事讓晏玄鈺還沒明白,此事暫且不提。
袁康一路奔波,到京城也已經是聖壽節後了。
晏玄鈺從聖壽節之前就開始想袁康求見後該以什麼態度對他,畢竟這關乎邊關,關乎兵權,但是晏玄鈺等了一天又一天,直到聖壽節過去了也沒聽到宮人傳袁康入宮的訊息。
晏玄鈺不再端著,問李忠賢袁康這麼還沒到京城,他這才從李忠賢那裡聽說從邊關到京城快馬加鞭也要十五日。
晏玄鈺:
晏玄鈺這才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今大周朝的交通十分不發達。
從奉賢城到京城尚不明顯,因為奉賢城和京城之間開發程度較高,即使沒有官道也有路通行,大周朝京城在東面,袁康所守的滄雁城在最西面。從邊關到京城,交通不發達這一問題就顯得十分明顯。
古代一般都修有驛站,以此來保證有緊急訊息能快速傳遞,但是大周朝現在竟然沒有一條暢通無阻的官道,更不用說驛站。
這在晏玄鈺看來是十分不合理的,即使是架空世界也要講一點邏輯好嗎!
晏玄鈺扶額。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實踐告訴人們的真理。
本來晏玄鈺還在思量在科舉之前該做哪些事,這下好了,也無須糾結,先修幾條官道好了。
如今朝堂上什麼人都有,甚至還不能確定誰有異心,晏玄鈺說起來還沒站穩腳跟,他現在採取的方法就是在有人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再做出一件“昏事”來,讓他們覺得晏玄鈺雖說登基後有了一些細微改變,但一個人的心性終歸改不了。
天下許多自詡上品的讀書人皆說百姓愚昧,可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他們便信誰。
馮光緯在接到晏玄鈺的書信後就知道澇災結束後接下來要做的事也是重頭,不少處於地勢低地的村子都被淹沒,很多人家裡房屋倒塌,本就不多的財產也盡數被毀,這樣的處境下幾乎就是活不下去了。
晏玄鈺和馮光緯通訊時提到了“義演”,馮光緯也從皇上的隻言片語裡知道了京城最近流行的吉祥戲樓,也知道了最近京城裡流行的新戲,於是立即和奉賢城內的一處府邸主人達成協議,馮光緯徵用府邸進行義演,同時會給府邸主人相應的租金。
馮光緯如今身為奉賢城太守,自然可以下帖請城中有頭有臉的富戶和官員前來,可以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