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火器營準時開拔。除了六千營兵,朝廷還額外調配兩千民夫運輸物資。
陳三平不擅長騎馬,他選擇坐馬車。為了保證自身安危,陳三平私下將陳乙和陳丙編入親軍。
在廣袤的曠野上,軍隊正在沉默行軍。旌旗飄揚,鼓聲咚咚,手持鋒利的武器,步伐整齊地向前邁進。他們的腳步聲如同悶雷,震撼著大地。
幾位校尉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神情嚴肅,嚴密地指揮著隊伍的行動。他們身先士卒,帶領著士兵們穿越山川河流。
火器營隊伍中有步兵、騎兵和弓箭手,他們各自保持著良好的隊形,在他們的身後,是兩千民夫。
隊伍的前方,幾個騎兵逆行奔跑,徑直來到馬車旁邊。
“陳將軍,前方有條小河。周圍並無村落。只有一個寺廟。”
陳三平道:“就地駐紮吧,再走下去就要天黑了。”
斥候道:“是,大人。”
火器營沿河駐紮,開始安排人手巡邏。不多時便燃起陣陣炊煙。伏龍泉勒馬來到陳三平的營帳。
“陳大人,前方有個寺廟,看著挺大的,不如去寺廟借宿,也好過露營啊。”
陳三平搖搖頭道,“咱們還是和士卒一同宿營吧,將軍離開自己的兵還算是什麼將軍?”
伏龍泉道:“陳將軍,可是前方那寺廟確實很大。末將覺得咱們大部分人住進去都不成問題。”
“是嘛,那我去看看,如果足夠大就讓大家在寺廟住一宿。老伏,帶我去看看。”
伏龍泉帶著陳三平,陳乙和陳丙跟在左右,向著西北方向走了大約三里地。此處是一處小山。山不高,但是佔地很寬廣。正如伏龍泉所說,僅僅看這個佔地,駐紮上萬人都不成問題。
小山周圍都是土地,只是,如今大多數地都荒著,大多數沒有人打理。走了很遠,陳三平才見到兩個骨瘦如柴老者在地裡默默除草。陳三平也是農村出身,見到這個年齡還在地裡討生活,心裡很受觸動。
去年因為乾旱很多人逃亡南方州郡。不少地面臨無人耕種的問題。只是眼下陳三平路過的沙州,這裡位於涼州東部,不應該如此荒涼才對。
一行人縱馬來到山門前,漆紅的大門上方掛著一個牌匾。天王寺!
伏龍泉敲門,不多時,一個腦滿腸肥的大和尚開啟門,看見一身戎裝的幾人,立刻恭敬起來。
“阿彌陀佛,幾位施主,可是有事?”
伏龍泉道:“大師,我等路過寶剎,想在寺廟中借宿一晚。”
大師面色糾結,雙手合十道:“貧僧只是個唸經和尚,做不得主。施主稍後,貧僧去請主持方丈。”
說完直接轉身回了寺廟,順手把門又關上了。伏龍泉還想一同去見住持,結果話還沒說出口,便聽到門閂的聲音。伏龍泉臉色很是難看。陳丙左右看著沒人,後退兩步,直接縱身一躍跳上了院牆,接著跳進了寺院中。
天王寺中心一個恢弘大殿中,一個眉毛很長的老和尚正在默默唸經,大殿裡供奉著一個佛陀一手作拈花狀,一手向前手中畫著一個“卍”字。守門的大和尚來到大殿,躬身行禮。
“方丈,寺外來了幾個當兵的,想要借宿一宿。咱們收不收?”
方丈閉著眼睛,手中念珠慢慢轉動著。
“他們有幾個人?”
“四個!”
“四個?你家當兵的只有四個人出來溜達?這肯定是個探路的。去問一下他們有多少人。告訴他們,咱們最多接收一百人留宿。”
大和尚道:“方丈,會不會得罪他們?”
方丈側頭看了他一眼,又接著唸經。
“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咱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人可以安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