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了前面兩代皇帝打下的基礎。更不能忽略了明朝滅亡的原因,關外的人真的是明朝的心腹大患嗎?未必啊!明亡於自身,不是亡於外族。
弘曆接著說:“多爾袞入關後就該恪守君臣之道,要不然也不會有身死之禍,也不會落下個沒人祭祀的下場。”
百歲皺眉。
他覺得弘曆這位叔叔的說法很怪。
百歲就說:“當時世祖章皇帝年幼,咱們初入關內,多爾袞若是真的恪守君臣之道,那麼年幼的皇帝難道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嗎?”
一個小皇帝什麼都不懂,他壓根兒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滿朝大臣忠心是有了,但是能力不行,他們在關外的時候不說茹毛飲血,也與關內的習俗大不相同,甚至連語言都不通。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足夠有權威的人出來鎮住場面,要不然就是北京一遊,早晚回關外,坐不穩江山的。
這時候的多爾袞怎麼恪守君臣之禮?他若是不霸道,壓根鎮不住場面。話說那時候對於滿人來說有君臣之禮這玩意嗎?他們連服飾都是抄襲蒙古服飾。
弘曆說:“入關幾年之後,世祖章皇帝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他怎麼不後退一步呢?若是在世祖章皇帝大婚前後歸隱,也不會落下個如此下場。”
百歲不想和他說下去:“多爾袞和世祖章皇帝之間的恩怨,咱們沒有參與,咱們也沒有看見過。咱們聽的都是別人口口相傳的,這事情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
在百歲看來,就如萬曆皇帝和張居正,這裡面功過是非恩恩怨怨很難說清,真相是什麼不重要,張居正做過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性如此。萬曆皇帝和世祖章皇帝一樣,都對自己依仗過的大臣恨之入骨,對方肉身死亡還不算,必須遺臭萬年,要不然他們睡不安穩。所以人人都能笑話劉禪這位後主懦弱無能,卻不能笑話他和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因為這種君臣相處實在是太罕見了。
弘曆看百歲對這事兒不太感興趣就帶著他接著讀書。
然而在船上的這幾日,弘曆零零碎碎地跟百歲說了很多,講過家族故事,也講過歷史故事。
下船回京後,弘暉向雍正把這段日子的事情彙報完回家休假,把跟著出去轉了一圈的兒子也提溜走了。
弘暉回到家直接躺倒,小兒子永瓚坐在他肚皮上玩耍,大兒子百歲坐在榻邊把出行的事兒講給他聽。
弘暉一邊聽一邊嗯一聲做回應,問百歲怎麼看。
父子兩個說了一下午,嘉樂帶著其他弟弟放學回來,弘暉這才想起問百歲的功課。
百歲的功課又荒廢了,一群弟弟們看他被問得回答不上來都哈哈大笑,永瓊用小手指颳著臉皮說:“大哥,羞羞羞!”
“去去去,你一邊去。”百歲自己都不好意思起來。
永瓊喊著:“大哥惱羞成怒啦,額娘,大哥惱羞成怒啦。”喊著跑出去了。
百歲忍不住辯解:“我平日裡也讀書了,回來的時候還跟著五叔學了幾篇新文章呢。”
弘暉說:“無妨,學了什麼?阿瑪考你新學的。”
在百歲接受弘暉二輪考試的時候,永瓊跑來說:“阿瑪,額娘讓人做了餑餑,可香可甜了,額娘讓咱們出去吃呢。”
弘暉看幾個年紀小的兒子蠢蠢欲動,就揮手讓他們先去,留百歲在跟前接著背書。
背完後百歲又把整篇書解釋了一下。
弘暉瞭解兒子,不該是隻學了這一點,就問:“還有別的嗎?”
百歲搖頭:“沒有了。雖然一整天都在學,五叔講到某處就引經據典,講一些別的。”
“哦?”
“他講了很多,比如世祖章皇帝和多爾袞。”
“哦!”弘暉低頭想了一會,就跟百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