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章 蔡伯喈親教劉彥,劉德然初得成果

蔡邕靜靜地聽完劉彥這番條理清晰、見解獨到的話語,微微頷首,臉上的疑惑之色漸化為沉思之態。須臾,他撫須而笑,眼中滿是讚賞與認同。

“德然所言極是!老夫一心想著受眾與實效,卻險些忽略了此事。書中法理與咱大漢的契合與否,當真是當局者迷啊。”蔡邕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商君書》確如你所言,秦法嚴苛,於當下大漢,諸多條例已不合時宜,強行推行印刷,怕是引得不必要的紛擾。”

說罷,他踱步至案桌前,拿起那本《商君書》,輕輕拍了拍封面,似是與老友作別。

“此書本是法家經典,承載變法興邦之史,不過既是不合時宜,暫且擱置一旁,待日後尋個妥善時機,再做考量便是。”言罷,將書擱置於書架角落。

而後,蔡邕轉身,目光熱切地看向劉彥,雙手交疊於袖間,神色鄭重又滿含期許。

“你推舉的《論語》與《韓非子》,一文一武,一儒一法,恰似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正合老夫心意,也契合當下所需吶。印刷開篇,便定此二者,往後再徐徐拓展書目,廣納百家經典。”

劉彥聽聞,面露欣喜之色,拱手道:“蔡公能納彥淺見,實乃萬幸。只盼此番印刷順利,使經典得以廣傳才是啊!”

蔡邕笑著點頭。

說罷,蔡邕與劉彥二人抖擻精神,迅速將書案上的紙悉心鋪展開來,那紙質地柔韌,正是工匠們在依照古籍糾正造紙之術之後,所製作出的優質紙張。

只見紙張在案几上平平整整鋪陳著,靜待墨汁的暈染。蔡邕則不慌不忙,伸手取過一旁的墨錠,那墨錠漆黑髮亮,透著幽幽古意,置於硯臺之中,緩緩地、穩穩地研磨起來。隨著墨錠在硯臺間轉動,墨香似有若無地飄散開來。

蔡邕神情專注,眼他輕抬手臂,素白的衣袖自然垂落,露出那握慣了筆桿、飽經歲月磨礪卻依舊靈活有力的手。只見他穩穩地提起毛筆,筆毫在墨汁中輕輕一蘸,飽滿的墨汁瞬間浸潤筆端。

隨著手臂的揮動,筆鋒在宣紙之上開始遊走。雖是反寫,但其筆力蒼勁雄渾,能透過薄薄的紙。一撇一捺間,盡顯深厚功底,字型的間架結構、筆畫走勢無不精妙絕倫,蔡邕邊寫,邊口中唸唸有詞,向一旁全神貫注的劉彥悉心傳授著要領。

“德然你瞧,這反字書寫,較尋常還不相同。而筆畫之起始,打破尋常書寫之習慣,需在腦海中預先勾勒出形態,如此方能落筆有神。”

只見劉彥目不轉睛地盯著蔡邕的一舉一動。

“德然,接下來,可就到你來展示了。”蔡邕停筆,笑著看向劉彥。蒼老的手掌伸向劉彥,做出要把毛筆交給他的動作。

劉彥微微調整了一下站姿,雙腳穩穩地踏在地面,深吸一口氣。他伸出手握住毛筆。

依照蔡邕所教,劉彥決定從筆畫最為簡單的“人”字起筆,以小見大,摸索反寫的門道。

待整個“人”字寫成,雖談不上筆鋒犀利、行雲流水,但也初現模樣,有了幾分書法的韻味。

蔡邕俯身湊近,仔細端詳著劉彥的字,目光中帶著審視。劉彥不禁感到十分緊張,他的字不是標準的楷書,但與漢隸還是大大的有所不同。

須知楷書本是鍾繇所創,就是那位七十多歲還能生出鍾會的老頭。楷書的真正普及,是在魏晉時期。然而劉彥的存在,卻把楷書提早出現了幾十年。

片刻後,只見蔡邕抬手指點道:“這字初看已然有了個大致模樣,值得嘉許,不過嘛,筆鋒轉折處還稍顯生硬,缺了些圓潤自如的流暢感,且力度上也欠些均勻,有的地方筆墨濃重,有的卻略顯輕飄。不過無妨,書法之道,本在於持之以恆,只要你勤加練習,日後定能精進。”

二人就這樣,一個傾囊相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