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康盛帝登基為帝后,便提拔了秋知府等能官入閣,而後新舊班子一塊兒處理這段時間積壓著的政務。
當謝必和開啟一封由松花府知府送來奏報後,臉色大變,“顧家竟被滅族了!”
原來松花府來報,顧家上下在一個雨夜被不明兇手屠戮了滿門,經忤作查驗,他們俱都是先中砒霜,而後又被利刃刺穿心臟而死。
由於事涉顧謹言,接到報案後知府不敢怠慢,特地派出眾多捕快衙役尋找目擊證人,但查來查去卻沒有任何線索,於是便發來奏章,請有司衙門派人協助。
但奈何兩地路途甚遠,又恰逢京城被圍,這封奏報和其它公文一樣,暫存在京郊驛站之中,直到城開之日方才送進京。
謝必和有意表現,急急命人將奏報送至康盛帝案頭,恰逢順天府府尹來報,說是刺殺秦經業的兇手已經落網,並呈上了供詞。
康盛帝看完後,心下鬆了口氣,他還以為是有人對祺國公府不利,原來卻是顧謹言僱兇殺人不成,而後毒殺兇手,卻不料毒藥的量沒給足,倒被兇手反殺之。
至於秦經業、顧文惜兩人,則是受了無妄之災。
“著三司會審,從重從嚴從快處理,那顧家管事也並非無辜,暗殺他人未遂理應問罪,至於兇手虎頭,按律該怎麼判就怎麼判。”
順天府府尹接到旨意,會同大理寺、刑部將虎頭判了斬立決,於菜市斬首示眾。
而顧管家聽說江南顧家一支全滅,頓時心灰意冷,主子、家人都死了,便也一個人靜靜地於獄中上吊自盡。
犯人在牢中死亡,看守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府尹特地上書請罪,最後還不忘辯解道:“顧管事心存心志,雖是吊頸而死,但完全有自救能力。”
誰能想得到竟還有人利用鐵柵欄上吊呢,那麼矮只要站起來就能自救,卻偏偏死了心地要自盡,看守也冤啊。
康盛帝罰了府尹一個月的月俸,著順天府出資安葬了顧家上下,顧黨群龍無首,再加上多位官員被清退,從此銷聲匿跡。
而謝必和等一干老臣,也因有了新的內閣班子,而被迫遞交了辭呈回鄉養老,至於朝廷空出來的許多官位,則計劃由新科進士遞補。
康盛帝處理完手中積壓的政務後,下旨正始開實施在小報刊登的新政方案。
首先是推廣在荒地種植紅薯解決百姓吃飯問題,接著便是攤丁入畝,將所有雜稅統一,並允許將糧食、布匹折算為銀兩,並承諾永不加耗。
一時之間吏治清明,天下海晏河清,百姓紛紛交口稱讚。
當政局開始步入正軌,康盛帝暗示秦經業帶頭上書,奏請陛下早日大婚,眾臣一看這不是大好事嘛,於是紛紛上書懇請大選秀女。
但卻被康盛帝給否了,只說會在京城選一名賢良淑德女子入宮。
朝中諸多大臣心裡犯起了嘀咕,“莫不是皇上早已有相看好的姑娘?要不然怎麼選都不選,好歹也讓宮裡的太后掌掌眼啊。”
“糊塗啊,皇上與祺國公張小姐的關係不淺,定然是選她了,你可不要自作聰明,小心皇上找你晦氣。”
也有聰明的官員,聞弦而知雅意,特地上書把祺國公的遺孤誇了一遍,尤其是把重點放在張敏身上,官員的文采自不必說,誇得張敏天上有,地上無的。
康盛帝雖然將這些奏章留中不發,但實際上每晚都要翻出來仔仔細細讀上好幾遍,大有天下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不過人的心思很複雜,康盛帝又覺得任別人對張敏評頭論足的,有些不尊重,便決定還是早些將她娶回宮才好。
這天張良成下學後,屁顛顛地跑回府中找到張敏,“姐姐,你要嫁人了嗎?”
“嫁人?我怎麼不知道?”張敏揮手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