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章 東捻的投靠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對於東捻軍來說,最為明智的抉擇應當是向北挺進,與西捻軍成功會師。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此時他們北上的道路已然被嚴陣以待的清軍牢牢封堵住,前進之路變得異常艱難。

恰在此時,山東地區的起義軍向東捻軍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他們能夠向東進軍,並在這片土地上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革命根據地。

面對這樣的形勢,賴文光和任化邦經過深思熟慮後一致認定,這無疑是一個推動東捻軍進一步壯大發展的絕佳契機。

於是乎,他們毅然決然地率領著大軍踏上了東進的征程。

其實,早在此前曾國藩主持整個“剿捻”大局之時,素有淮軍名將之稱的劉銘傳便曾經獻上過一條極為關鍵且重要的策略。

這條妙計便是先想方設法將捻軍驅趕到運河以東的區域,隨後集中所有可用的兵力全力堅守住運河防線,最後再派遣機動性強的部隊對被困於運河以東的捻軍予以殲滅打擊。

不得不說,曾國潘對於劉銘傳所提出的這條計策深感讚賞有加。

只可惜,由於諸多方面的顧慮因素存在,導致他最終還是未能下定決心採納並實施這一精妙絕倫的計策。

李鴻章主持“剿捻”大局後,劉銘傳再次提出這一策略。

與患得患失的曾國藩比起來,李鴻章要大膽果敢許多。

他採納了劉銘傳的計策,開始設計引誘捻軍進入運河以東。

所以,這時候的東捻軍不北上陝西,而東進山東,正是李鴻章、劉銘傳等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就在任化邦和賴文光準備發兵東進的時候,來了革命軍的使臣。此人一襲黑袍,風塵僕僕卻眼神堅定。

賴文光和任化邦對視一眼,心中滿是疑惑。

使臣恭敬地行了一禮,朗聲道:“兩位將軍,我乃革命軍之人。如今局勢複雜,雖東進看似良機,然清軍狡詐,運河以東恐是陷阱。”

使臣的一番話,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激起了賴文光和任化邦心中的漣漪。

他們二人,一位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一位是智勇雙全的謀士,此時卻都陷入了沉思。

賴文光眼神深邃,如同一池深不見底的湖水,他沉聲問道:“使臣大人,您所言非虛?清軍真的在運河以東設下了陷阱?”

使臣微微頷首,語氣堅定:“我軍密探傳回的訊息,不會有誤。清軍此次佈局,顯然是早有準備,他們利用地形,設下埋伏,意圖一舉殲滅貴軍。”

任化邦眉宇間閃過一絲憂慮,他介面道:“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應對?是繼續東進,還是另尋他法?”

使臣微微一笑,說道:“二位將軍,我革命軍誠邀你們加入,如今清廷腐朽,苛捐雜稅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我革命軍旨在推翻清廷統治,建立一個平等自由之國”

任化邦聽後,目光閃動:“可是我們捻軍一直獨立作戰,若加入革命軍,怕兄弟們一時難以適應。”

使臣上前一步:“將軍多慮了,革命軍敬重捻軍兄弟的英勇,加入之後,仍保留捻軍編制,只是共同對抗清軍罷了”

賴文光沉吟片刻:“此事重大,容我們商議一下。”

使臣拱手:“理應如此,但還請二位儘快抉擇,清軍的陰謀隨時可能發動。”

待使臣退下,賴文光和任化邦召集眾將。賴文光將事情始末講述一遍,眾人議論紛紛。

有的擔心被革命軍吞併,有的則認為合作或許是一條生路。

最後,賴文光看向任化邦:“兄意下如何?”

任化邦握緊拳頭:“如今形勢危急,清軍勢大,我看可以一試,與其被清軍算計,不如與革命軍聯手搏一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