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橋鎮這邊革命軍與敵軍激烈交鋒、漸落下風之時,板橋一帶的戰局更是慘不忍睹!
原本駐守在此處的革命軍竟然直接被敵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瞬間潰敗如潮水般散去。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這批革命軍大部分都是剛剛投靠過來的新明教軍成員。
說起這新明教軍啊,他們與老牌的明教軍相比,戰鬥力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不僅如此,這些新來的革命軍戰士們在戰略部署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他們居然將本就有限的兵力分散得七零八落,完全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董福祥、黃鼎以及陶茂陵等一眾敵方將領率領大軍相繼抵達板橋。
只見他們身先士卒,發起了一輪又一輪兇猛的絕命衝鋒。
面對如此凌厲的攻勢,革命軍根本無力招架,只能不斷地向後退縮,防線一節節失守。
眼見戰況愈發不利,馬潮輕深知再繼續硬拼下去只會讓自己的教徒遭受更大的傷亡和損失。
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當機立斷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好傢伙!這道撤退令一下,整個革命軍隊伍頓時亂作一團。
士兵們丟盔棄甲、爭相奔逃,那場面真是混亂不堪,彷彿決堤的洪水一般一瀉千里。
這一幕恰好被鎮守銀雞堡的赫蓮兒盡收眼底,她不禁感到一陣無語。
要知道,儘管赫蓮兒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但對於馬潮輕手下的這些士兵,她卻是絲毫沒有指揮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局勢失控。
最終,這場戰鬥以革命軍的慘敗收場。據不完全統計,此戰過後,革命軍的死傷人數超過萬人之眾。
而大部分殘兵敗將慌不擇路地逃往了秦渠方向,尋求在這裡駐紮部隊的庇護。
緊接著,浩浩蕩蕩的清軍如潮水般行進至秦渠附近。
就在此時,位於山脊之上的革命軍哨兵憑藉著敏銳的觀察力,率先察覺到了這支來勢洶洶的軍隊。
剎那間,營地內響起了急促而嘹亮的號角聲,彷彿是戰鬥開始的訊號一般,瞬間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隨著號角聲的迴盪,眾多士兵們紛紛從營帳內飛奔而出,他們迅速集結,並依據著堅固的渠壩,毫不猶豫地向著湘軍開火放炮。
一時間,槍林彈雨交織在一起,火光沖天,照亮了整個夜空。
只見董福祥身先士卒,率領著自己的本部精銳部隊如猛虎下山般直撲到渠邊。
他親自指揮著手下的將士們,用手中的槍炮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雙方你來我往,槍炮聲此起彼伏,夜空中不時劃過一道道耀眼的流光和閃電,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面對清軍如此兇猛的攻勢,革命軍卻毫無退縮之意。
他們緊緊地守在渠壩之上,奮勇抵抗,與清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董福祥一邊沉著冷靜地指揮作戰,一邊仔細觀察著眼前的地形和水流情況。
經過一番審視後,他驚喜地發現,這秦渠的水深之處沒過腰部,而淺水區域則僅僅及膝。
如果能夠從這個位置發動攻擊,那麼就可以出其不意地將敵軍攔腰截斷!
想到此處,董福祥當機立斷,立刻下令讓張俊率領一支軍隊搶奪橋樑並透過關卡,然後從左右兩個方向同時下水泅渡,對敵軍展開夾擊之勢。
而他自己,則親率中軍部隊越過渠壩,徑直朝著革命軍猛撲過去。
接到命令後的張俊毫不遲疑,他手挽韁繩,駕馭著一匹雄健的戰馬,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奮力向對岸游去。
與此同時,革命軍也發現了正在渡河的湘軍,於是他們集中火力,向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