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牆上的新明教軍已然深知他們已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只見他們手持長矛、揮舞大刀,與攀牆而上的湘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攀牆的湘軍毫不退縮,前赴後繼地往上衝,但不斷有士兵因失足或被敵軍擊中而跌落城下,當場身亡。
就在這激烈的戰鬥中,劉錦棠率領著 200 名視死如歸的敢死隊員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向城牆右邊。
他們在牆下以洋槍組成密集的火力網,進行連續的排射,以此來壓制城牆上的敵人,為攀牆的戰友提供掩護。
一部分英勇無畏的戰士則趁機沿著雲梯迅速攀爬上城牆,併成功抵達城內。
這些先頭部隊進入卡內之後,與守在那裡的明教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他們終於消滅了卡門處的守軍,隨後毫不猶豫地將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
門外嚴陣以待的清軍見狀,立刻如潮水般洶湧而入。
剎那間,雙方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殘酷至極的白刃戰。
刀光劍影交錯閃爍,鮮血四濺,戰場上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
這場激戰持續了大約一個時辰之久,儘管明教軍奮力抵抗,但終究還是難以抵擋清軍凌厲的攻勢,漸漸支撐不住。
最終,明軍開始潰敗,紛紛向南門外的石壘逃竄而去。
劉松山見狀,當機立斷,親自督率大軍緊緊追趕在後。
正在這緊要關頭,突然,城東方向揚起滾滾塵土,遮天蔽日,遠遠望去,竟宛如一堵高聳入雲的石牆正朝著這邊急速移動而來。
原來是革命軍的援兵趕到了!只見馬萬春和白二虎率領著來自甘省的五千預備役騎兵部隊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
這支隊伍乃是奉了赫蓮兒的命令,專程從銀積堡趕來增援靈州。
此刻,他們見清軍追擊正急,便果斷地選擇從西南方向向著官軍發起斜刺衝鋒,意圖打亂清軍的追擊節奏。
這數千名革命軍騎兵個個都是身經百戰、裝備精良的悍勇之士,他們胯下戰馬奔騰如風,手中兵刃寒光閃閃,氣勢如虹,銳不可當。
劉松山眼見對方來勢洶洶,不敢怠慢,當即下令讓劉錦棠等人繼續追擊那些已經潰散逃亡的明軍,自己則親率一部人馬迎擊這支突如其來的革命軍援軍。
餘虎恩和雙壽所率領的黑龍江達斡爾騎兵毫不畏懼地迎面衝向敵人。
就在轉瞬之間,革命軍的騎兵如疾風驟雨般迅速逼近清軍的陣地前沿。
剎那間,只聽得槍聲大作,原來是湘軍率先開火,他們排成一排,手中火槍不斷噴射出火焰,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網,成功地遏制住了革命軍騎兵那洶湧澎湃的攻勢。
雙壽所部的達斡爾騎兵們則在馬背上揮舞著寒光閃閃的馬刀,成群地衝入敵陣之中。
他們個個勇猛無畏,在敵軍陣營裡左衝右突、縱橫馳騁,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整個戰場陷入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正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局勢突然發生了變化。
只見董福祥統領的甘軍如同鬼魅一般從側翼穿插而來,直抵革命軍的後方退路。
這支甘軍行動迅猛異常,他們或騎馬衝鋒,或下馬近戰,對革命軍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革命軍頓時陷入被動局面。
而此時的白二虎看到這番情景,不禁有些傻眼。
他心中暗罵道:“這董福祥也太不講究武德了!簡直就是個陰險狡詐的老六啊!”眼見形勢不妙,白二虎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下令撤退。
可是慌亂中的白二虎竟然忘記了自己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