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新中國成立第二年。
馬岱坐在大廳的首位,他的身後是懸掛著鮮豔的國旗,象徵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民族的復興。
他的面前是各部門的官員,正逐一彙報著各自領域的情況。
戶部部長寇文程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地報告著財政狀況:“報告元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財政狀況如下:農業稅收共計二十萬兩白銀,商業稅收達到一百八十萬兩白銀。此外,透過對滿清遺老遺少的財產查抄,我們獲得了三億兩白銀的收入;對各地大煙館等非法聚集地的查抄,也帶來了兩億多兩白銀的收益。”
馬岱聽後,不禁微微點頭,但隨即他的眉頭緊鎖,說道:“好傢伙,聽起來我們新成立的國家的財政收入,大部分竟是來自於抄家所得。這稅收情況,實在是有些尷尬。農業和商業稅收如此之低,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戶部部長寇文程回答道:“元首,這主要是因為各地經歷了連年戰亂,經濟凋敝,民眾生活困苦。目前只有西北部分地區較為穩定,能夠徵收稅收。為了恢復民生,中央決定其他地區暫時免除三年稅收,以休養生息。”
馬岱沉思片刻,然後說道:“免除稅收是必要的,但我們也必須找到其他途徑來增加財政收入,同時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我們不能長期依賴抄家這種一次性的收入。各位,你們有何良策?”
各部門的官員開始紛紛議論,提出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有的提議發展工商業,有的建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還有的提出加強對外貿易。
馬岱聽著各位部長的建議,心中開始籌劃著新中國的未來發展方向。
他知道,雖然國家成立不久,但只有真正讓民眾過上好日子,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然而戶部部長寇文程又說道:“元首,接下來是財政支出的情況。為了恢復各地因戰亂破壞的基礎設施,我們共投入了兩億兩白銀。在軍事方面,包括槍械彈藥的採購,以及北洋海軍和南洋海軍的擴建,再加上一百五十萬大軍的軍餉,兩年來我們共計花費了三億兩白銀。此外,工部在修建鐵路和各地水利工程上的投入,以及科學院和學校的建設支出,也達到了一億兩白銀。”
馬岱沉吟不語,片刻後問道:“也就是說,我們的財政狀況雖然有所收入,但支出同樣巨大。這樣的財政狀況,確實難以支撐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戶部部長點頭回應:“正是如此,大人。我們的財政狀況並不寬裕,目前只能維持必要的軍事開支,確保左宗棠西征軍的行動不受影響。至於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恐怕暫時無法考慮。”
馬岱站起身來,在大廳中緩緩踱步,然後停下來說:“國家的財政狀況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不能因為財政緊張就放棄必要的軍事準備,但同時也要開源節流,尋找新的財政來源。我們必須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同時,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各位部長,你們要各司其職,務必找出既能節約開支又能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
各部門的官員紛紛應是,表示將會認真研究,提出具體的方案。
馬岱最後說道:“左宗棠西征新疆,是為了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穩定,這一行動至關重要,必須確保成功。同時,我們要在其他方面精打細算,確保國家的財政能夠支撐我們度過難關,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後他轉向軍事問題,準備聽取兵部關於各地軍事力量落實情況的彙報。
納老三站起身來,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聲音洪亮而堅定:“元首,根據目前財政狀況的緊張,五大軍區幾乎都實行了軍屯制度,以減輕財政負擔。目前來看,各戰區的糧食和裝備供應尚屬充足,沒有大的問題。但是,軍餉的發放成為了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