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崑崙仙山

在廣袤無垠的華夏大地上,有一座巍峨聳立、氣勢磅礴的山脈——崑崙山脈。它宛如一條巨龍,橫亙於華夏西部,綿延不絕,雄偉壯觀。

崑崙山脈地處青藏高原北緣,其壯闊的身姿橫跨了回疆和吐蕃等地,一路延伸至青海境內,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作為亞洲中部的大山系以及華夏西部山系的主幹,它承載著無盡的神秘與傳奇。

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那是一片充滿異域風情的土地,高山峻嶺交錯縱橫,彷彿是大地母親精心編織的錦繡畫卷。而東邊則抵達柴達木河上游谷地,這裡水流潺潺,草木繁茂,與周圍的山巒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圖。

令人驚歎的是,崑崙山脈的全長竟然達到了 2500 餘千米!這漫長的距離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也孕育了無數生命的奇蹟。無論是山間奔騰的溪流,還是懸崖峭壁上頑強生長的植物,都展現出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和生命力。

關於崑崙山脈的記載,在《辭海》《華夏山河全書》和《華夏自然地理》等著作中均有所提及。雖然這些書籍對於崑崙山脈所涵蓋的範圍大致相同,但在內部劃分方面卻存在差異。其中,《辭海》和《華夏山河全書》將崑崙山脈劃分為東、西兩段;而《華夏自然地理》則進一步細分,將其分為西崑崙山、中崑崙山和東崑崙山三個部分。每一段山脈都有著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發現。

在華夏那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之中,有幾部古老而神秘的地理著作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分別是《山海經》、《禹貢》以及《水經注》。這幾部經典之作對於崑崙山的描述可謂是不厭其煩,而且其中大多數的記述皆披上了一層令人神往的奇幻色彩。

據說,崑崙山乃是“天帝的下都”,這座神山廣袤無垠,其範圍足有方圓八百里之大,高度更是令人咋舌,竟然高達七萬尺!這樣雄偉壯觀的景象,光是想象一下便足以讓人感到震撼不已。不僅如此,傳說中的崑崙山還擁有一處美輪美奐的仙境——西王母的瑤池。在這裡,清澈見底的池水波光粼粼,四周遍佈著鬱鬱蔥蔥的奇花異草,那些樹木枝頭掛滿了晶瑩剔透的珍珠和溫潤無瑕的美玉,彷彿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

說起“西王母”這個稱謂,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一書當中。由於她居住於巍峨聳立的崑崙丘之上,故而被人們尊稱為西王母。在《山海經·大荒西經》裡就有著這樣的記載:“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寥寥數字卻生動地描繪出了這位女神居於崑崙仙境的情景,給人留下無盡遐想的空間。

千百年來,有關崑崙山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難解之謎,吸引著大批華夏內外道教弟子、遊人前來朝拜、修煉、登山、考察。

傳說古時這裡是道教崑崙派的發源地。古代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的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為道教正神,在道教中地位極高,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山海經》中西王母的形象為:“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

崑崙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佛界道家在這裡建寺築觀,養性修身,傳經佈道。遠在漢唐之際這裡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斷。至金元,盛極一時的華夏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同他的七弟子把這裡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諸多令人神往的道教遺蹟。明末崑崙山是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

滿清末年,雍涼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崑崙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他們在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看到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是發動善信於開始修建“崑崙道觀”,歷時十餘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座北朝南的“崑崙萬神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