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救災

下川鎮下轄三個裡十個村,受災最嚴重的是河西村,臨山村和靈溪村也受到了一點衝擊。

河西村直面洪水泥石流,相對周邊地勢又較低,盧清哲等人到的時候房屋農田已經真真是十不存一,還有一些存活的人還在高地上,大部分都瑟瑟發抖,衣服破爛,目光悲傷又麻木。

盧清哲趕緊讓人安排轉移,也不敢讓這些人再留在原地,雖然現在雨勢小了,但如果上游堤壩缺口沒有完全堵上,很難說沒有第二次衝擊!

整個河西村兩百多人口這會能見到的只有五六十人,其他的得這幾天尋找了。

五六十人中老人基本沒有,大多為男子還有孩子,也有十來個女人,孩子們被大人緊緊抱在懷裡,有的已經累哭睡著了,滿是泥汙的臉上可見清晰的淚痕;有的還在小聲啜泣,兩隻手緊緊摟著大人的脖子,眼眸中全是害怕和迷茫!

盧清哲知道河西村已經沒法住人了,等洪水退卻,泥石下極有可能埋葬自己的父母親人,不會有人願意在親人的埋骨之地上生活的。

所以這些人得儘快安置到其他村落中,他先將人安排到相對空曠安全的地界。

著人找河西村的村長,結果村長已經不在了,只能找里長,里長開始詢問村中人口和系列情況,讓人搭建簡易茅房,發放救濟物資等等。

等另外兩個村完成救助後統一安排,另外兩個村受害情況較輕,有人員傷亡但村落基本還是完整的,只是人員仍舊需要遷移出來一段時間,這時候人多反而更難走,但也沒有辦法,洪水泥石流的威力大家也看到了,帶上家當跟著官府的人移動到安置地。

到了安置地,也加入到茅草屋搭建等系列救災行動中。

………

到了第六天,風雨小了,五井村村民也趕緊開始清理被風吹倒的樹木,幸好去年雪災時能修的房子都修理了一遍,不然這麼大的風雨也是險的很,不過還是有些草坯倒了,需要整修!

林暖再次覺得這五井村老祖宗們可真是明智,五井村這選址真是不錯,除了乾旱擋不住,其他都還可以。看這東溪多堅挺啊,估計是山上懸湖的一點滲水匯成的。林暖還真沒猜錯,東梁山背靠秦嶺,東梁山和秦嶺交匯處的一處懸湖正是東溪的源頭,懸湖就像個破碗,一邊有個大缺口,這個大缺口造就一面大瀑布,瀑布匯水成赤霞川,而東溪的源頭僅僅是一股小漏水而已……

到了第七天,雨完全不下了,風也停了,東溪的水位漸漸平穩。

陳行寧第七天傍晚便搬回了村學,雖然是迫不得已,但最好還是不多待在別人家中。

第八天村學開學了,五井村的小村溜子又被拘進了村學,豆腐坊也重新開始運作。

風雨後第五天,五井村發生了“大事”。

盧清哲的護衛盧亮帶著兩個衙役和厘長,帶著十一個難民來了五井村。這十一個難民就是這次暴風雨受災的河西村來的四戶人家。

河西村雖然只剩五六十人,但是全進一個村對這個村衝擊太大,所以盧清哲做主分成五隊分到了五個村。

本來五井村是分不到的,倒是自從有了村學和豆腐坊,五井村的名聲也響了起來,所以今年五井村的嫁娶明顯比去年多上不少。在尊重難民自主意見的情況下,這四戶人家十一個人到了五井村。

張村長有點頭疼,他們村也沒有多餘的房子,幸好前些日子上山有木料餘留了下來,讓村中勞力一起在林暖家後面更靠近東梁山的空地上搭了四間草坯房暫時安置這十一個人,村裡還留有一些永業田,根據縣衙的指示一戶分給他們五畝地,房產地基什麼的也需要他們自己安排了!

這些人身上或揹著或掛著所有能搶出來的家當,滿身的泥汙,但還是對著前來幫忙的人千恩萬謝,對盧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