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夜,山西遼縣。清漳河水汩汩東流,月亮倒映在河裡,被水流衝得支離破碎。33師追擊部隊正沿著河岸急行,人數雖多,卻極其安靜,與喧鬧的河水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周參謀長看了看河岸的美景,突然感慨地說:“清漳河畔的夜景真美啊!有山有水,有月有河,李太白有詩云,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師座,您看是不是有幾分意境?”
鄭衛國點點頭,說:“景色確實不錯!只可惜日寇入侵,以往的安寧祥和再也找不回來了!”
“報告!師座,參座,前面就是遼縣縣城了!”一名軍官指著對岸黑黝黝的城池說道。
鄭衛國忙道:“傳令下去,停止前進,準備戰鬥!”
口令迅速向前後傳遞,部隊唰得一聲就停了下來,然後迅速由急行軍隊形轉換成戰鬥隊形。北岸的遼縣縣城還是靜悄悄的,從南岸只能看到一大片房屋安靜的矗立在夜色中。
鄭衛國藉著月光用望遠鏡朝河對岸的遼縣縣城看去,可惜夜色朦朧,除了低矮的城牆和頗有藝術感的建築以外,什麼也看不到。
周參謀長說:“師座,部隊要不要過河?”
鄭衛國說:“先不急,跟汪支隊和五支隊聯絡上了嗎?”日軍如果膽大的話,完全可以趁著夜色打他們一個伏擊,所以他寧願放棄戰機,也要穩妥一些。
周參謀長搖了搖頭,說:“這兩支部隊都沒有電臺,我們只能派偵察兵前去聯絡,到現在還沒有聯絡上。”
鄭衛國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說:“多派一些偵察部隊過河,得儘早跟他們聯絡上。不然過了河,我們就是兩眼一抹黑。”又問道:“劉師長他們現在到了哪裡?”
周參謀長說:“剛才聯絡過一次,據說已經過了清漳河,現在只怕已經快到寒王鄉了。”
鄭衛國驚訝地說:“速度這麼快,他們可是在我們後面動身的。”
周參謀長尷尬地笑了笑,說:“這個暫時還不能比,人家從鄂豫皖走了幾萬里路,早就習慣了。”
33師自組建以來就特別重視體能和長途行軍能力,像這次從平安縣馳援長樂村,就是訓練成果的集中展現。不過跟八路一比,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起碼還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有望趕超。
部隊在清漳河南岸停留了一會兒,五支隊的聯絡員終於趕到了,是他們的一名營長,姓孟。
孟營長一見面就道歉,說:“鄭師長,真是對不住,我們本來早就該到了,可在路上一耽擱,就來晚了。”
鄭衛國笑道:“沒事兒,反正時間還早!孟營長,日軍現在是什麼動向?”
孟營長介紹說:“鬼子是今天下午回來的,一進城就把城內外都給封鎖了。到現在還是這樣,看樣子晚上是不打算出動了。”
周參謀長說:“嗯,依我看日軍是想晚上進城據守,白天靠飛機掩護突圍。這樣一來,晚上有城牆掩護,白天有飛機掩護,咱們還真不好動手。”
“喲西!”在第一軍指揮部,香月清司正在表揚一名年輕的大佐,又感慨的說:“倉茂君,如果我能早一點發現你的才能,就不會遭受像長樂村和文德高地(關家堖)那樣的慘敗了!”
倉茂大佐雖然感到十分得意,但還是表現地非常謙遜,唰得一聲把頭一低,說:“司令官閣下過獎!再好的計劃也得有威望的將領才能執行!”
這位大佐全名叫倉茂周藏,是109師團的參謀長,素以機智著稱。此次132聯隊的撤退方案就是由他制定的。具體方案就跟周參謀長分析的一樣,白天依靠飛機掩護撤退,晚上則進城據守。
飛機和城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都是非常頭痛的東西。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狗咬烏龜一樣,沒處下嘴。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