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個容貴妃,仗著自己孃家的勢力,又有孕在身,更是驕奢狂妄,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裡,事事都想在宮內掐尖逞強。
偏偏皇后是個軟性子,知道自己不受寵,也不敢得罪皇上的寵妃,凡事只想息事寧人,保住自己的後位,眾嬪妃看透了皇后想法,愈加地得寸進尺。
皇后惶惶不可終日,整個後宮亂七八糟,亂作一團,皇上看到也氣憤不已。
不捨得懲罰寵妃,只有訓斥皇后道:“如果再沒有辦法整頓後宮,朕不介意換一個皇后。”
皇后聽到皇帝的話,也是憤憤不平,難道後宮這樣,真的只是自己的責任嗎?
但這話只敢心裡想,卻不敢當著皇帝面說,只能打掉牙齒往肚裡吞,暗地裡偷偷抹淚。
太上皇冷冷地看著皇帝的所作所為,也是大失所望,連自己的後宮都管理不好,出了事情就推到皇后一個女人身上,還能指望他治理好朝政,為百姓謀福祉嗎?
太上皇在位多年,深知前朝後宮是一體的,緊密相連。
每一個妃嬪背後,都牽連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後宮之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每一次寵幸、每一次升遷,甚至每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有可能成為前朝政治格局變化的導火索。
這些妃嬪們不僅代表著個人的命運起伏,更是一個個家族乃至整個派系興衰的關鍵。
例如,皇后李氏出身名門望族,其父是當朝宰相,手握重權;而貴妃容氏,則與邊疆大將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就連賢德妃也有整個賈府在背後支撐。
她們在宮中的地位升降,直接關係到各自家族在朝廷中的話語權。
因此,皇上在處理後宮事務時,必須慎之又慎,每一步都要考慮到對朝堂的影響。
只有保持這種微妙平衡,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於是,在看似平靜的宮廷生活中,太上皇總是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一切,讓這盤棋局在可控範圍內運轉。
可如今的皇上,卻似乎並未注意到這些,長此以往,必然會出現極大的隱患。
哎,不去想了,還是先辦好眼前的正事要緊。
太上皇看著站在面前的黛玉,脖子上還戴著自己送給她的鶺鴒香念珠,一臉地嫌棄,“是不是差點吃虧,要不是孤不放心,派王公公過去看看,你就被打板子了。”
黛玉微微低頭,臉色有些蒼白,卻還是輕聲答道:“玉兒知道錯了,多虧太上皇英明,派王公公及時趕到。”
王公公也緊張地說道:“是啊!太上皇,奴才過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容貴妃怒氣衝衝,頤指氣使地要把林姑娘拉出去,說要小懲大誡呢!”
太上皇冷哼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隨即又轉向黛玉,“既然如此,你也要長點心,不要總是這般柔弱,這宮裡,人心險惡,你得學會保護自己,要不然以後…”
想到自己的心思,太上皇的語氣緩和下來,“以後若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記得第一時間派人來通知孤,孤會護著你,不讓任何人再傷害到你。”
黛玉心想,自己也不是站在那兒只是受氣,剛才不是還據理力爭的嗎?
看著太上皇滿眼的關切,還是感激地點了點頭,眼眶微紅,感受到了來自太上皇的關懷與庇護。
“放心吧,太上皇,她們傷害不了玉兒的,皇后人很好,還送了玉兒很多禮物,就是那個安貴人和貴妃娘娘,有點嚇人。”黛玉假裝害怕的樣子,小聲說道。
“姓容的和姓安的,很好,敢欺負孤的人,真是好樣的。”太上皇恨鐵不成鋼地說道:“她們就沒有看到你戴著的念珠是孤賞給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