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為了大宋忍辱負重

總而言之,鑑於張浚的神奇操作,韓世忠的大軍被迫停止了一段時間,但那也只是針對主戰區的在。沿海地區,李寶的攻擊從未停止。

這交趾可不是當年金國,沒這麼大國土和人力,韓世忠固然要擔心兵員和糧草的問題,但是他們難道不擔心?

要知道這時的交趾並不是後世越南的全境,還有占城國在南、大理國在西北對他虎視眈眈呢。交趾地理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有六七成為山地和高原。如果宋軍從廣南進軍,的確會受到瘴氣、高山密林等種種困擾,但是如果從海上進軍。南部密織的河流和平原反而會成為他們極大的優勢。

反正韓世忠和李寶都挺後悔的,早知道河網這麼密集,就該從張榮那裡多借些人馬和小船隻來。

看來還是年代久遠了,那些輿圖都老舊了,啃了那麼久的書本,不如實際打一仗。

但對交趾來說已經很要命的是,李寶選擇的進攻地點下龍灣,距離膠州也十分近,一旦宋軍徹底突破紅河,兩面夾擊,等待交趾李氏的就只有一個結果:滅亡。

此時的交趾國王,他們自稱的大越國王李天祚只是一個六歲的孩子,雖然被母親抱著坐在朝堂上,但是根本不明白底下朝臣為什麼有一種如喪考妣的悲傷和紛亂的爭吵。

說來也是合該交趾倒黴,建炎九年,趙官家高歌北伐的時候,他們神宗李陽煥因為長期沉迷酒色而導致致青年駕崩,三歲的李天祚繼位,是大越的第六個君主。大越的君主們在宋朝看來,仍然是交趾郡王,而面對北伐大勝後國力空前的宋朝。大越國也只好對外自稱交趾郡王,不敢再怎麼樣。

但這孤兒寡母臨朝必有亂臣賊子,恐怕也是東亞的老傳統了。

不過嘛,交趾的情況稍微有一點特殊下,和太后黎氏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

少主臨朝,母壯子幼。垂簾聽政的太后黎氏,不管是出於個人私情也好,或者是為了維護自身地位也好,竟與權臣杜英武私通。而當時擔任太尉的杜英武掌握著李氏王朝的軍政大權,南越地區本來就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他們如此肆無忌憚,自然引來許多人的不服。

結果就是一個占卜師翁申利自稱是仁宗李乾德的兒子,藉助大理的軍隊,一度佔領了交趾的北部,但杜英武指揮得當,在去年擊退了叛軍,如果不是大宋強勢的出兵,他們現在應該已經慶祝勝利了。

哪裡像現在,太尉杜英武都是靠張浚瞎指揮才逃得一條生路,大軍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黎太后看著滿朝悲觀甚至投降主義都出來了,一拍桌子怒道:“當年宋朝遠征就是敗在我們的瘴氣和山地之下,難道如今他們就不怕了?各位卿家就算不想想我們李朝國祚,難道願意投身宋國為奴婢?”

不得不說,她還是有點兒政治水平的。

不過也只是有點兒而已,國相蘇憲誠就沒有過慣著她的意思,直言道:“太后,到了如今這部田地,誰也不必再自欺欺人。當年宋朝雖然止步紅河,那也是給後人積攢了無數經驗,而當今的宋朝天子竟然能親征滅金,不是那宋神宗,自然也不會把咱們這些地理障礙放在眼裡,說不得早就有了對策,何況兩路並進,咱們就算一時攔得住陸軍,難道又攔得住海軍嗎?到時李氏宗廟不保,臣一死以謝先王便是。太后也不必說這樣的話。”

蘇憲誠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大臣,在早期平定翁申利叛亂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且十分年輕崇尚儒教,在臣子們心中非常受推崇。他此言一出,一些年輕的將帥們自然牢騷滿腹。話裡雖然不敢明著指責太后,但意思已經傳達的非常明顯了。

杜英武本想仗著自己的身份。喝退他們,但是你身為一個大將軍幾乎被俘虜,更使得全軍覆沒,自己在軍隊內部的威望就已經大減,還怎麼壓服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