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賀炎卻不是很認可“進化論”這個觀點的。
倘若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為何人類要把自己的老祖宗圈養起來,放在動物園裡供遊客觀賞?是為了給自己的老祖宗更好的生存環境嗎?
如今人類也已經進化到如此地步了,為何還有“未曾進化”過的“生物”出現?大自然的淘汰規律也該把落後於自然的生物淘汰不是嗎?
已經進化到如此地步的人類,和“未曾進化”的“老祖宗”們共同生存在同一個自然空間中,是否可以記錄下現在“老祖宗”的形態模樣,保留下來,讓“老祖宗”透過繁殖生存下去,等若干年後再次記錄“老祖宗”的形態模樣。
相信人類倘若有點自知之明,不會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地球再轉個700萬年而人類依舊能生存下去以此來證明“進化論”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用如此粗笨的方法來證明“進化論”,似乎並無不妥。
然而除了證明“進化論”的真實性,還得知道一個“起源論”,大猩猩又是怎麼來的?
這便是賀炎大膽也無法無天的“理論”了——物種是由以碳元素為主要有機物質基礎的混合物“融合”而來的。
最初的碳基生物並沒有準確的形態,而自身元素也比較單一和匱乏,在自然環境的作用下,單個“基礎的碳基生物”所擁有的元素急劇消耗,直至消亡,為了“生存”下去,多個“基礎的碳基生物”相互“融合”自身物質,並藉以其他物質來構成“混合碳基生物”。
但是組合的“混合碳基生物”的元素依舊在消耗,元素成分的作用和自然環境的變化之下,“混合碳基生物”開始自主生成一種類似於“面板”的表層物質,以此來保護自身的元素不至於流失。
後來,迫於環境的變化,“混合碳基生物”生成了自主的簡單的神經系統,為了在大自然優勝劣汰的程序中生存下來,“混合碳基生物”的“第二形態”,“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開始出現。
就是人們所發現的“恐龍”。
相較於“混合碳基生物”而言,“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生長出了骨骼,擁有了獨立的行走能力,而同樣為了生存,“基礎的碳基生物”沒辦法透過生成的面板表層融合進入“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中,而組成了“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的元素依舊在消耗,便只能長出了用來補充維持“形態”即生命元素的口器。
但是巨大的體型所需要消耗的元素也同樣巨大,因為骨骼和“面板”形成所需要的元素極為龐大,即便生長出了口器,僅憑吃食動植物也依舊無法達到維持自身“基礎的碳基生物”元素的條件,物種之間的競爭彼此吞食便拉開了序幕。
在“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巨大的消耗之下,很快用來補充元素的動植物便供不應求,沒有節制的相互殘殺也使得“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數量銳減,在生存意識的激發下,“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生長出了用來“繁衍”“後代”的生殖系統,但是在環境問題的影響下,直接的生產導致“後代”的存活率並不高,“卵生”形態便代替了先前的直接生產。
但是“後代”的繁衍並沒有改善物種之間的危機,元素的消耗反倒因數量開始“回暖”的“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而愈加強烈,物種之間的競爭也演變到了無休止的地步,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被掩埋在大地之下的恐龍,自身的“基本的碳基生物形態”因元素的持續消耗而無法得到補充,無法維持自身形態,元素便開始分解,而因為融合過“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自身的元素結構發生改變,無法在短時間內再次“融合”,近乎滅絕的自然系統開始進入“冰河時期”。
而那些沒有組成“基礎的碳基生物形態”的“基礎的碳基生物”,在經歷“冰河時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