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聽著張繡對曹操的看法,眉頭緊鎖,當下便開口解釋道:
“師兄言之差矣,曹公迎天子至許都,勤勉政務,使得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民心依附。”
“此時若說挾持,豈不冤枉了他一番苦心?”
對於曹操是不是忠於漢室,張繡並不關心。
眼下他之所以參與討伐曹操,無非因為對方逐漸壯大,而居於宛城的自己,逐漸沒了生存空間後的自保之舉而已!
現在聽到趙雲講解的大道理,張繡故作可惜的反駁道:
“唉!師弟,你久居曹營,或許被其表象所迷惑。曹操手握大權,朝中之事皆由他一言而決,天子不過是他手中傀儡罷了。”
“我等起兵,正是為了還政於天子,恢復漢室正統!”
“當今正值亂世之秋,天子尚且年幼,沒有能力和手腕,平定天下!”
“如今我只知道,曹公迎天子,治天下,乃是有目共睹之事!”
“師兄無憑無據,卻根據妄加揣摩,斷言曹公乃是大漢奸臣,是不是有些欲蓋彌彰了?”
眼看如今趙雲態度堅決,面色轉冷,張繡知道,繼續說下去,很有可能將雙方,原本還算和睦的關係徹底鬧韁。
於是,張繡話鋒一轉,繼續以個人情分勸道:
“你我師兄弟,今日相遇,乃是緣分!但奈何現各為其主,卻是以刀兵相見,卻實在讓人唏噓!”
“但師弟,為兄勸你一句,如今那曹操看似風光無兩,實則日薄西山!眼下師弟,何必為其效命,不如轉頭於我,共謀大事如何?”
“師兄這話正是我想要送給你的!”
“如今那帶甲數十萬的賊首袁紹,都被曹公殺的丟盔棄甲,你認為,憑藉爾等這些人馬,能夠勝過曹公嗎?”
“師弟不才,如今在曹公麾下已經擔任了平南將軍,若是師兄願意來投,我願作保,定然不會虧待師兄!”
張繡作為一方人主,自然不會輕易改旗易幟,投降曹操。
而如今,見到說了半天,趙雲不光沒有動搖,反倒是勸起來自己,張繡的心中十分無奈。
但張繡又轉而想了想,感覺是因為自己剛一見面,就對趙雲提起勸降,才導致對方如此牴觸後,便決定不再操之過急。
於是,當先便嘆息一聲道:
“唉,人各有志,雖然師弟,不願聽愚兄之言,我也不在勉強!但同門相殘,想必也不是師傅想要看到的!”
“不如今日廝殺暫且作罷,師弟回去好好想想,若是回心轉意,愚兄隨時開門相迎!”
“師兄所言極是!但我方才的話,也希望師兄能好好考慮一番!告辭!”
心中同樣不願繼續廝殺下去的趙雲,向著張繡再次拱了拱手後,直接退回了曹軍之內。
望著趙雲離去的背影,張繡也沒在營外過多停留,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同樣是返回了身後的營寨。
然而,在寨前觀望的蔡瑁,雖然沒聽到趙雲和張繡的交談。
但他將,原本還在奮勇廝殺的趙雲張繡二人,突然停手,反而在兩軍陣前,攀談了一番後,便相互退去的結局,看在了眼中!
於是,不明內情的蔡瑁,在張繡剛已返回營寨後,便迫不及待的迎上去問道:
“張將軍,為何與營外曹軍小將,廝殺突然停止廝殺,攀談起來?莫不是對方與將軍是舊識?”
“舊識談不上,但本將給對方確實有些淵源!”
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張繡便將,一五一十的跟對方解釋了趙雲和自己的關係起來。
“原來如此!難怪張將軍會與與敵將在陣前攀談!”
瞭解到了事情的始末緣由後,蔡瑁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