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來吧。”
劉臻聽完,對一眾縣民說道:“被打的是你們,被搶的也是你們,何罪之有?”
為首的縣民苦著臉道:“可是,恩公的牛、犁,還有那些農具……”
“不妨事。”
劉臻搖搖頭道:“東西是被別縣的官府拿去,又不是被山賊盜匪給搶了,我自去索要回來便是。”
縣民們的情緒這才安穩下來。
劉臻看看眾人,問道:“你們之中可有誰記得打人者的面孔?隨我一起走一趟。”
“我新縣百姓不偷不搶,遵紀守法,憑什麼被人打?”
“這口氣,我也要一併替你們出了!”
眾縣民連連搖頭:“出氣就不必了,都是些皮肉傷的淤青,無甚大礙。”
“恩公自是能把東西索要回來,無需我等償還,便已知足了……”
縣民們眼中透著些許對官家的畏懼。
這種眼神,劉臻明明已經許久沒有從他們眼中看見過了。
劉臻治下的新縣,住所、溫飽都不是問題。
他帶著這些縣民來此,開闢一個全新的縣城,對縣民無盡關懷,為的就是消除他們對封建統治者心中的畏懼。
這樣將來真到了需要與封建制度為敵的時候,這些沒了畏懼之心的百姓才能形成戰鬥力。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新縣的縣民們對劉臻,從最初的畏懼,到敬畏又到由衷的愛戴,早已將劉臻“治者”的身份給拋卻,而是將他當成了家人。
可讓劉臻沒想到的是,今日只不過遇上幾個鄰縣的官差,縣民們心中的恐懼便又被喚醒了。
這是數月的努力像是毫無意義一般。
看來想要讓這些尋常百姓們真正祛除恐懼,在統治階級面前站起來,並不容易啊……
光是關懷,卻沒有思想指導,果然是不行的。
還是得儘快提升他們的識字率。
只有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才能儘早地把先進的紅色思想傳遞給縣民們。
得想辦法搞一次促學運動,進一步激發百姓們心中對知識的渴望才行!
不過劉臻知道,這事兒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
無法急在一時,只能暫且放在心中。
現在,劉臻還是要先著手解決眼下的矛盾:“我新縣百姓,絕不能無辜捱打,你們之中誰有膽色隨我去討說法的?自己站出來。”
新縣人群中站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恩公,我敢去!”
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底還是年輕人更有血性一些。
只是他話音剛落,人群中就衝出來一個不到四十的婦人。
她抓起那少年的手腕就往後扯:“亂說些什麼?這麼多叔伯都沒開口,怎麼就輪到你了!”
那少年輕輕抓住婦人的手腕,與她僵持著不肯退卻:“哎呀,母親!”
“恩公說的對,咱們沒做錯事,憑什麼平白無故的挨一頓打?那些人的面孔我記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對你動手的那個!”
“母親養育兒成人,恩重如山。”
“兒若連保護您的勇氣都沒有,您被打了都視而不見。”
“還算什麼大丈夫?還有什麼顏面見您?”
那婦人聽得鼻子一酸:“你這孩子,誰要你做什麼大丈夫,你只要好生活著,為孃的就知足了!”
少年依舊不肯退回去,雙方爭執不休。
少年人的力氣總是大些。
婦人見拉不動他,乾脆上前兩步到劉臻面前,就要跪下:“恩公,你快勸勸他吧,我兒年齡尚小,不懂事啊!”
劉臻輕嘆一聲,扶著婦人起身:“我倒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