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算你輸!
仁昭公主看著楞在中央的唐天,一動不動,急忙說道。
我的親祖宗。
你這是幾個意思。
難道真得讓我跟你摔跤嗎?
唐天真是看不懂這時的完顏仁昭,平時沒見她這樣子呀!
怎麼摔個跤一定要摔得這麼認真嗎?
完顏仁昭穿得一身緊身衣,精幹無比,還真有點像專業摔跤選手。
說起摔跤唐天多少還是知道。
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以隋亡為戒,選賢任能、虛心納諫,他一生戎馬,深知強武之道,鼓勵所有人講武、習武,一時尚武之風盛行,風氣不懈。
摔跤活動因為不需要兵器,不受場地限制,在民間廣受歡迎,而且在選兵用人方面,也首要看重摔跤能,所以在唐代的歷史上蜚噪一時,就連帝王也要上場助威,鼓勵士氣。
唐朝時,每逢元宵節和七月十五的中無節均舉行摔跤比賽,許多帝王不僅愛看,而且有的還是摔跤能手。
唐朝末年,朝廷還建立了官辦的相撲棚,收羅和訓練摔跤能手,入選者稱為相撲人,每當朝會、宴聚、祭祀之時,相撲人專門進行摔跤表演。
因為當年日本派遣唐使來大唐學習,才把相撲的技藝傳到倭國,並立為國術。
這一點唐天在後世裡早已知道,所以摔跤在唐時還是民眾的生活一部分,只是到了宋朝才有所改變。
宋中後期,隨著重文輕武的國策,很多人不在摔跤使力而成為一名武人感到自豪,而是靠著飽讀詩書就能高人一等,而且還能力壓武人一等。
宋制有律,武人低讀書人一等,凡武人見讀書需要晉拜。
所以宋人當中有更多的人喜歡讀書,不在喜歡摔跤。
這也是造成金宋交戰以來,金強宋弱的根本。
“唐大哥,你想什麼呢?”
仁昭公主看著發楞的唐天,輕聲地提醒道。
他回來神來,看著仁昭公主。
宋人和金人真是千差萬別,一個好好姑娘喜歡什麼摔跤呀!不在房間裡好好繡花刺繡,真是沒有辦法。
他只能硬著頭皮盯著仁昭公主的一雙美眸。
這哪裡是摔跤嗎?
這麼漂亮的姑娘自己怎麼能下得了手?
他還是在猶豫,輕輕地眨下眼睛,讓自己不在看仁昭的雙眸,這樣自己還能下得了手。
就在他眨著之際。
一道身影如同電光火石一般,夾雜著一股香風,意想不到地出身的自己的面前。
完顏仁昭動了,身體輕盈如燕,快似疾風,眨眼的功夫已經到了唐天的面前。
沒想以,唐天萬萬沒有想到。
仁昭平時一副刁蠻任性的樣子,原來還有這等的本事。
他耳邊響起一陣陣的叫好聲。
仁昭拉風動作點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全屏點贊,
到處都是雙擊6666.
唐天沒有時間考慮大家激動的心情、沸騰的心。
本能地來個千斤墜,降低身體重心,這樣才能利用身體重量穩定住身勢力,不至於被仁昭公主輕易地撼動身體。
他相信以自己的一百多斤的重量,仁昭公主就算是動作再快,不至於力量超人,輕易就把自己這一百多斤摔起來。
畢竟她還是個女人。
輕敵!
他現在還在輕敵,自已為是。
他還是把仁昭公主當成一個女人,沒有當成一個真正的對手。
不尊重對手是要付出代價的,是會被打臉的。
他的自已為是讓他摔到了臉,而且是重重地摔到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