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昇,霞光萬道,衢州城,城牆城頭破損,煙熏火燎的痕跡和血汙無處不在,城牆上的野草生機勃勃,在微風中輕輕飄擺。
“拜見康親王!”
衢州城衙署大堂,眾將一起單膝跪地,李之芳、姚啟聖等文官躬身行禮,大堂上寂靜無聲,肅穆異常。
“都起來吧!”
愛新覺羅.傑書笑容滿面,唇紅齒白,雍容華貴,在大堂“山水朝陽”的屏風前坐下。
“謝康親王!”
眾人紛紛起身,素身而立,就連堂堂的浙江總督李之芳,位於眾將官之首,也是站著。
康親王傑書沒有發話,誰也不敢入座。
“諸位,都請入座吧!”
傑書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眾人這才入座,抬頭挺胸,肅穆無聲。
愛新覺羅傑書,努爾哈赤的曾孫,當今天子康熙的堂兄,位列親王,地位超然。
平西王吳三桂反叛,天下震動,傑書被授徵南大將軍,於康熙十三年率軍前往浙江平叛,圍剿耿精忠,如今已經整整兩年。
兩年的時間,傑書還沒有平定浙江,只是在浙江中南部遊離,雖說沒有打進福建,但也阻止了耿精忠部北上、佔領整個浙江的計劃。
此次大軍雲集衢州,乃是朝廷一再催促,不得已與叛軍決戰,直搗福建,平定耿精忠叛亂,再解決蠢蠢欲動的臺灣鄭氏。
雖說是不得已,但耿軍疲軟,頹勢已現,在戰場上已是顯露無疑。
“諸位,征戰兩年有餘,辛苦了。”
傑書看著下面的文臣和一眾將領,端起了茶杯。
“本王以茶代酒,敬你們一杯!”
“多謝康親王!”
眾人一起,端起茶杯,假意喝了一口。
堂中諸臣,都是浙江一方,甚至是朝廷大員,除了傑書幕僚,其餘的都是能征善戰,軍功赫赫的宿將。
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兵鋒正盛,士氣可嘉,正是無堅不摧之時。
滿洲將領方面:
愛新覺羅.傅喇塔,滿清宗室,寧海將軍,浙江東路大軍主帥,部下兩千騎兵精銳。
拉哈達,杭州將軍,浙江駐軍主帥,掌旗兵千餘。
賚塔,正白旗蒙古都統,平南將軍,掌旗兵千餘。
穆赫林,正藍旗滿洲副都統,議政大臣,統領滿蒙漢三千騎兵。
沃申,杭州副都統,掌軍中旗兵排程。
漢人將領方面:
李之芳,浙江總督,提督標兵鎮守浙江門戶衢州,部下三千綠營精銳。
段應舉,鑲藍旗漢軍副都統,福建提督,五千綠營精銳,浙江清軍主力。
陳世凱,軍中驍將,人稱“陳鐵頭”,溫州總兵,五千綠營精銳,浙江清軍主力。
姚啟聖,溫處道僉事,治軍有方,部下四千兵馬,驍勇善戰,浙江清軍主力。
李榮,金華總兵,部下四千地方兵馬。
李福,李之芳家將,浙江綠營參將,部下四千兵馬。
這歷經戰火考驗的三萬餘人馬,也是浙江清軍的精華所在。聚集於衢州城,顯然是要畢其功於一役了。
傑書放下茶杯,一旁的寧海將軍、貝子愛新覺羅.傅喇塔看了一眼親家李之芳,率先開口。
“李大人,我部情形怎麼樣,還有叛軍……你給康親王說一下。咳咳……”
傅喇塔說完,咳了起來,臉色煞白。
耿精忠響應平.西王吳三桂謀反,朝廷授予傅喇塔寧海將軍之位,輔佐奉命大將軍、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討伐耿精忠。
論輩分,傅喇塔是傑書的叔父,但傑書是大軍主帥,二人統兵兩路,一東一西,常有口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