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記憶中媽媽是真忙。白天天不亮就出門上班,中午不回來,晚上回來了以後趕緊做飯,做完飯還得去學校大禮堂開會。
小玉記得媽媽做的最好的飯就是炕餅子,是那種薄薄的死麵餅,用平底鍋炕的。這種餅子剛出鍋時,熱乎乎的,香香的,小玉不用吃菜就能吃好幾張。
那時候,全家都圍著媽媽炕餅子,等著餅子出鍋。媽媽急急忙忙炕出來的餅子都進了孩子們的肚子。
快到開會的時間了,媽媽拎著最後一張餅子邊跑邊吃,就怕遲到。遲到太丟人了。
媽媽說,開會都是讀那些大檔案,說是政治學習。媽媽聽不了幾個字,就坐在那裡打瞌睡。太困了,哪能撐得住啊。可撐不住也得硬撐,要是真睡著了,也丟人了。
媽媽開完會回來,晚上還要就著煤油燈給孩子們做衣服。孩子們裡裡外外穿的,還有腳上的單鞋、棉鞋,都是媽媽自己做的,那時候買不到這些,也沒有錢買。
小玉覺得媽媽好辛苦呀,她以後長大了,一定要對媽媽好。
後來小玉長大了,上到三年級,就要參加拾棉花了。棉花是他們那個地方的頭等經濟作物,每一個學生都避不開這個大活兒。
但是,小玉沒辦法拾棉花。因為小玉的面板,對棉花上面的農藥過敏,手指頭只要一碰到棉花,就會皮開肉綻,滿手是血,想拾都拾不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拾花任務。像哥哥、大姐二狗和二姐三虎她們,完成了任務以後,學校會根據任務量,按每公斤幾毛錢的價格(這個價格每年都有變化,從兩毛到三毛不等),發一些零花錢。
媽媽覺得這樣太費錢了,那時候錢很金貴的,家裡能省一點就省一點。所以媽媽在完成了自己的拾花任務後,多拾的花就記在小玉頭上,幫她完成任務。
整整一個多月,別人去拾棉花,小玉只好待在家裡。
小玉就自己在家裡孤零零地玩。因為每當到了拾花季節,村鎮裡角角落落都沒有孩子了,都跑到棉花地裡去了。
小玉小時候很愛踢足球,就去學校的操場上踢足球。但她沒踢幾下,腳就扭傷了,連球都踢不成了,只好在家裡待著。
小玉在家裡養了幾天,悶壞了,好不容易好了一點,又跑到學校的操場上,學騎腳踏車。
結果是騎腳踏車騎了幾圈就摔到了地上,把左胳膊又摔壞了,胳膊疼得抬不起來。
腳剛好,胳膊又摔了,小玉嚇得好幾天不敢吭氣,忍著痛也不敢告訴爸爸媽媽。
等到爸媽發現的時候,趕緊帶她到醫院。醫生先給小玉拍了個片子,說是骨頭沒有斷,只是骨裂,給她打了石膏。
可能因為耽誤了幾天,最後骨頭也沒完全長好,到現在,小玉的左胳膊上還有一個包。用醫生的專業術語說,是“骨折的斷端癒合得不好”(小玉後來考上了護校,職業是護師)。
上小學時候的小玉也是很調皮的,跟她的兩個姐姐有的一拼,跳馬、爬牆頭、翻牆都利索得很。
而且小玉還很喜歡球類運動,打羽毛球呀,踢足球呀,打乒乓球都玩得不錯。這一點比她兩個姐姐都強。
可是不知為什麼,小玉這個家中的老么,老愛生病。生的最多的是消化系統的病。
小時候,別的孩子都沒有,唯獨小玉得過痢疾。小玉一晚上得上無數趟廁所,拉的不是大號,是血。
爸爸不知從哪兒找的偏方,給小玉喂大蒜素,吃得小玉直吐,飯都吃不下了。
後來,不知怎麼的,又好了,不拉了。也沒怎麼吃藥。
還有一次,是小玉跟爸爸在一起住宿舍的時候,她又拉肚子拉得厲害,可她仍舊晚上好晚了也不睡覺,跟很多小孩子一起,在外面瘋跑,又唱又跳的,還在學校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