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以其“纖纖出水塵不染、自撐清白一片天”的清廉,以其“傲向斜風承雨露、菡萏清香縷縷魂”的清高,以其“杯杯向上生蓮子、泥掩精華節節根”的含蓄,以其“偏向弱水連天碧、虛懷若谷師人間”的謙遜,屢屢被歷代詩人攬入筆下。
但是讀過李清照的詩詞,應該都有個疑問:為什麼李清照總說“藕”,而不說“荷”或者“蓮”呢?比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再比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為什麼偏偏寫“誤入藕花深處”而不說誤入“荷花深處”或“蓮花深處”呢?為什麼說“紅藕香殘玉簟秋”而不說“紅荷香殘”或“紅蓮香殘”呢?
後人在研究李清照詩詞的時候,提出三種觀點。一說可能跟山東方言發音有關。李清照祖籍濟南章丘,雖然早年跟隨父親李格非住過汴京和洛陽,後又隨丈夫趙明誠移居過南方的建康等地,但鄉音難改,中原地區特別是今天的豫魯一帶農村說“藕”的不少,李清照習慣說“藕”也未可知。二說可能是詩詞平仄的需要,作詩作詞講究平仄轍韻,而藕是仄音,用“藕”字更符合詩詞創作的規律。三說有可能是諧音避諱,古代人對避諱特別看重,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而“李易安”三字連起來唸,諧音恰好是“蓮”。李清照避諱自己的名號,也能講的通。
而巧合的是,李清照在駕鶴之後又被封為“藕神”,豈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清照和王小c三人故人相逢,心情大好,身體的不適感覺也輕了許多,四個人坐在一塊暢聊過往,墨龍講了講他當龍王前後的變化,小棠說的是修煉時遇到的危難,而後又聊到這段時間王小c或贈金丹後的奇遇,李清照聽得連連稱奇。而後王小c說到在黃河岸邊幫助李天寶和劉錦玉夫婦還陽的事情,李清照感動得落下淚來。她輕輕擦去臉龐的淚花,“唉”了一聲。
王小c不解地問道:“怎麼了,你是不喜歡這個故事嗎?”
“不是的,人間尚有如此夫妻之情,令人動容,只可惜夫妻二人卻和自己的孩子陰陽相隔,又讓人惋惜啊。”說完,李清照一扶腦袋,秀眉就是一皺。
這時,藕大走了過來,提醒道:“藕神,您已經聊了很久了,還是去後殿歇息一會兒吧。”
李清照擺了擺手,說道:“無妨,今天是高興,多說會兒話,不礙事。”
“藕神,我是擔心您的身體。”
李清照沒再說什麼,只是擺手讓藕大退到一旁。王小c問道:“你的身體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的嗎?”
李清照看了看他們,說道:“你們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們說了吧。剛才聽你們的經歷,我從內心裡羨慕,我也跟你們說一說我。最近一段時間,我夜裡總是睡不踏實,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明誠被烈火焚身,他在火中忍受痛苦,嘴裡說著我的不是。這段時間我終日精神恍惚,我就在想啊,是不是明誠現在真的在受罪啊,可是我連他在哪都不知道啊。”
王小c明白,李清照口中所說的明誠是她的丈夫趙明誠,他們兩個人的感情千年來世人皆知,為人們所稱道。
首先,他們二人的家庭門當戶對,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禮部侍郎,上下級關係,趙父的職位比李父高一級,但也是隻高一級而已,這對女方來說剛剛好。
其次,李清照既是個美女,也是一個才女,而且還是個不一般的才女,十來歲,就已名動詞壇,寫出數首千百年來仍被人們稱頌的佳作。而趙明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