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玫真的很生氣。
當年薛聞兮和徐藺安被送走的時候,她並不在a市。等她回到家,發現侄子侄女不在時,事情已經塵埃落地了。
她當時有追問過薛老爺子,小兮她們去哪了?
可老爺子那時候的回覆,只是…“兩個小孩很有天賦,國家很看重她們,將她們送到了一個很安全的,決定從小培養。”
言辭裡沒有提起過兵魂,也沒有提起過滿江紅,就好像只單純看中了薛聞兮二人的高智力,沒有別的意思。
於是…薛玫信了。
那時候的她,沒經歷過從底層爬起的艱辛,沒遭受過成年世界言語的套路,更沒那麼多心眼去將自己的父親複雜化。
她天真的以為就是什麼少年天才班。
從小培養孩子數學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那種。
畢竟像這樣的培訓班,同大和空大曆來都有,並且每年都會在全國各地招生。
但其實…那時候的薛聞兮和徐藺安雖然聰明,但遠達不到超常兒童的標準。
可作為二人的姑姑,薛玫自帶一種“我家孩子就是最棒的”濾鏡,自然而然就忽略了這一處極不合理的地方。
她真心實意的為兩個小孩感到高興,她甚至是帶著這份喜悅,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可當薛玫將自己的征途走至一半…
她再回頭看…她發現,自己錯過了保護這兩個孩子的最好時機。
她們的國家,從不會無緣無故的為人造勢。更不會平白費勁心力在網上控制言論,引導輿論。
國家所有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
薛玫看透了這一點。
所以,她回來了…
她帶著幾乎壓制不住的怒火和猜想,衝進了薛老爺子的書房。毫無形象的,與自己親生父親對峙爭吵。
十幾年在外的摸爬滾打。
讓薛玫徹底從當年單純好騙的大學生,蛻變了如今的省jiao育廳ting長。
全新的生活高度,給予了她俯視一定範圍的資格,也同時讓她明白了上位者的思維方式。
人心…
人心所向,精神所在。
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國家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只為達到一個目的…
國家強盛,國民安康。
看起來很簡單的八個字,但這其中卻同時包含了國家內部穩定,國家外部威脅,國與國之間的建交,以及國家內外軍事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
泱泱大國,十幾億人口。
想要守護好這麼大一塊領土,談何容易?
其中最最關鍵的一步,就是…
——國民思想。
廣廈國一直有別於其他國家的一點。
廣廈國國民對自己的國家,有著超強的歸屬感和凝聚力。這是如今國際上除了廣廈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的。
這得益於廣廈國深厚的歷史,和濃重的人文色彩。而能將這份歷史帶來的優點延續至今,何嘗又沒有國家高層的推波助瀾?
沒有人比廣廈國高層更懂如何凝聚民心,也沒有國家比廣廈國更會塑造英雄。因為在她們的歷史上已經出現了無數個英雄,她們更明白民心所向是什麼,更清楚真正的英雄是何姿態…
想到這,薛玫不禁又憶起“國色組”一次次的熱度和話題。渾身的肌肉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站得高”和“被捧得高”。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性質…
前者自己能掌握權利,而後者則要承受著別人的驅使。若是哪日後者失去了她的價值,那這個高度是不是能直接摔死她們?
薛老爺子看出了自己女兒的擔憂,語調緩和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