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管事抖若篩糠,這,這他哪裡知道啊,他原想著若是真有背景,怎麼會被調來青石縣這種窮地方,便就沒有太過看重。
此刻,他只能結結巴巴地說道:“那我現在去賬上支銀子出來,然後送到縣衙?”
蕭宥之面無表情地看著他,“人家求上門了,你當看不見,現如今又送錢過去,你當別人都跟你一樣是傻子麼,你自己愚蠢別帶著蕭家的臉面跟你一起丟臉。”
隨後對陳小武說道:“你先帶人去檢視周邊道路是否通暢,然後將周邊蕭氏糧行的陳米都運過來,質量也不能太差,再帶人再城門口建粥棚,每日最少施粥兩千斤。”
陳小武領了命令退下了,屋內只剩瑟瑟發抖的徐管事,“你去把青石縣蕭家所有的鋪號的管事召過來。”
聽見吩咐,徐管事絲毫不敢耽擱,立刻去辦,看著他的背影,蕭宥之的心中泛起一絲悔意。
當初就應該想法子把孟昭招來,之前他說,她做生意全靠運氣好,如今看來,倒也不全是運氣,她就連眼光也這般好。
若是有她在,以她的聰慧,定會將春風樓的生意經營得更上一層樓,只可惜,錯過了。
初七這天一大早,徐管事親自去了一趟惠民院,先是帶了一車糧食,以自己的名義捐了出去,又是去到惠民院裡見了負責人員,讓他推薦了幾位三十歲左右手腳麻利的婦人,還有一二十歲能說會道的小夥子,說是要讓她們去春風樓做工。
這事瞬間就引起了熱議,春風樓向來很少對外招工,但凡有人進去了,就極少會出來,在裡頭做工,哪怕是在後廚洗菜一個月都能拿二兩銀子。
而且,春風樓平日裡進出的皆是富商顯貴,若是說話做事能夠討得客人的喜歡,得到的賞銀更是頗為可觀,是以那些被挑中的人都跟撿到了銀子一樣,高興的不得了。
隨後又有蕭家的糧鋪,布莊,鏢局,藥材鋪,珠寶店等,從縣裡的災民流民那裡招人。
“蕭氏糧鋪現需些人手搬運糧食、整理倉庫,只要肯出力,管飽飯還有工錢拿!”
“蕭氏布莊要招些女工,會裁剪刺繡的優先,若只是手腳細緻,也可來學,工錢從優!”
此舉頓時在縣裡炸開了鍋,那些原本想進蕭氏卻沒進去的人,雖說覺得可惜,但又說不出人家的錯處來,總不能怪自己沒受災吧,至於流民群體,更是對蕭氏感恩戴德。
然而,那些蕭氏的管事們卻一臉謙遜地對眾人說道:“縣令大人作為一縣之主,自災情發生以來,為了受災的百姓不辭辛勞地奔走各處,安撫民心、施展德政。我等作為這青石縣中的一份子,自然要追隨縣令大人行事,況且我等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實在不敢居功。”
在蕭氏管事們那一番表態之後,百姓們對縣令大人更是尊崇,言語之中滿是讚譽。
此時縣裡其他富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明明說好的都不捐錢,免得以為這新來的縣令以為他們好欺負,能隨便敲竹槓,你現在倒好,雖然沒直接捐錢,但又是施粥又是招募人手,好名聲都讓你擔著了對吧。
甚至有商戶開始懷疑,蕭家是不是故意的,先是跟他們一道約定都不捐錢,又自己上去表現,踩著他們上位。
能靠經商賺取一份家業的,誰都不是傻子,短暫的疑惑之後,紛紛一起行動起來,又捐錢捐物,又是招募人手,雖說尚不能完全解決災情問題,但縣裡的風氣卻被帶動起來了。
汪銜這些日子一直待在縣衙裡處理公務,甚少回家,聽到下屬報來的訊息,開心極了。
“好,給這些災民一個活計,讓他們能自食其力,如此一來,便能減少惠民院不少負擔,給那些流民在縣裡找一個營生,讓他們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就能讓他們在本縣紮根,只有人丁興旺,縣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