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拉娣現在已經不再給已故丈夫的家人匯款了,因為那些人對她的四個孩子不管不顧。
所以,她覺得仁至義盡,偶爾孃家還會提供一些幫助,但她的工資也不低,足以維持家用。
南易點了點頭,說:“我會留意的,也請你幫忙看看。”
---
“爸,您對三線的情況瞭解多少?”
劉光齊在吃飯時問道。
“嗯?”
劉海中顯得很驚訝,“你為什麼突然問這個?”
“我想去三線。”
劉光齊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去三線?”
劉海中更加吃驚地問,“為什麼?”
“我想想,如果留在四九城,我只能慢慢跟您學技術。
雖然我已經達到了四級工,但要成為幹部難度很大。”
劉光齊聰明地談到了晉升的問題。
劉海中一直以來都有成為領導的渴望,但至今連小組長都沒當上。
現在兒子有了這種想法,他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反對,而是認真聽取。
“若是去三線建設初期,一定會缺人手。
儘管開始階段會比較艱辛,但是晉升的機會會大得多!”
“而且住房分配也會有一定的限制,薪資待遇應該也不錯。”
“這絕對是個不錯的機會!”
“看來我們家可能就屬我最合適去做這個幹部了。”
劉海中聞言後覺得這話確有道理,但……
“可是一旦去了,想要回來可就困難多了。”
劉海中說道。
“我可是四九城的戶口啊!”
劉光齊接話:“爹、娘,你們現在還算年輕,不趁現在拼搏一番,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第一批去的人非常重要,更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
劉海中略顯遲疑:“這件事我們等確認訊息後再做決定吧,你讓我好好想想。”
“嗯,現在確實不必著急,訊息還沒有確切的。”
劉光齊點頭贊同,他認為時間尚早,可以慢慢說服父親。
關鍵的問題是,出發前能否多攢點錢。
三線的具體狀況還未明瞭,如果能帶更多的錢過去,日子會輕鬆許多。
這也正是劉光齊勸說父親的主要原因,不然他自己可以偷偷離開。
他對家庭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儘管父母對他很好,但每次見到父親對弟弟們下手太狠,這讓他感到害怕。
他也明白,將來弟弟們肯定不會贍養父母,而養父母的責任似乎都落在了他的肩上,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兄弟三人,憑什麼他一個人承擔所有的責任?
劉家的環境有問題,尤其是三兄弟間的巨大不平等以及劉海中的脾氣暴躁。
儘管劉光齊從未受到父親的責打,但他目睹過父親頻繁打罵兩位弟弟,心中滿是恐懼,擔心有一天自己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不僅是家人在為此焦慮,周圍的鄰居也在私下裡議論紛紛,畢竟“三線”
政策確實帶來了新的希望,但現在的情況還不明朗,具體情況還無從得知。
何宇柱全家搬了回去,而南易一家人則搬到了冉家居住,這使得他們無法每天在一起鑽研廚藝。
這是一個四合院,不同於文家的 ** 院落,頻繁製作美味佳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閒言碎語,而且南易每天還需要回家準備晚餐。
因此,他們的廚藝探索改成了每個週末進行。
儘管如此,兩人還是選擇在文家見面,只不過此時的合作不再是單純的單一菜餚實驗,而是同時研發多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