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珍認同地點頭,繼續問道:“這樣說來,房地產也需要樹立品牌形象?”
“沒錯!”
何宇柱拿起茶壺,為徐慧珍倒了一杯茶,接著說:“那麼,建立品牌的關鍵是什麼?”
“質量?”
徐慧珍不假思索地回答。
“質量固然重要,但服務同樣不可缺缺。”
何宇柱微笑著說,顯然徐慧珍的思維還需拓展,“想象一下酒店的服務,比如五星級的體驗。”
“有道理!”
徐慧珍恍然大悟,“酒店的服務,尤其是五星級酒店的服務……但在房地產中,怎麼體現服務呢?”
“聽好啦!”
何宇柱說道:“建造房子不僅僅是要把兩棟樓豎起來就算完事。
如果只是短期利益或者賺快錢,那確實無所謂。
但如果想長久發展並做成大事業,就必須深思熟慮。”
“首先是房屋設計,內部佈局非常關鍵,比如朝南採光幾乎是必需的。
當然,有些戶型可能很難實現完美的朝向,但儘量確保面向陽光。”
“其次要考慮氣候因素,例如北方冬天很冷,必須解決好供暖問題。
現在很多地方仍在使用傳統的供暖裝置,效果並不是最理想的。”
“我們可以先集中在北方市場開發,暫時忽略南方市場,以後再考慮。”
“此外,還要考慮社群建設的方式。
採取封閉式小區不僅能保證內部綠化和環境質量,還能成為我們的特色。”
“再者是物業管理。
作為封閉式小區專案,日常的管理和維護需要專門的人員負責,我們自己可以設立物業管理團隊。”
“無論是從銷售、售後還是服務,我們都能提供一條龍式的保障。
不論客戶是哪一位,都可以放心居住,完全不需要擔心質量問題,我們會嚴格確保質量達標。
一旦樓宇毫無質量缺陷,同時服務水平提升,我們就能贏得更多利潤。”
“……”
徐慧珍聽得越來越起勁,點頭認可。
她是個重視信譽的人,不允許任何環節有絲毫馬虎,比如釀酒時絕不在酒里加水。
“說得好!我們就按這個思路來,真是選對了合作伙伴。”
徐慧珍表現出極大的滿意。
“不要太早高興,要追求利潤必須依賴專業的技能,低層住宅幾乎沒有盈利空間。”
何宇柱指出:“我們應當著眼於建設高層樓宇,例如18層的建築就非常合適,且應設有電梯以滿 ** 通需求。”
“供水和供暖系統應該採用增壓技術來實現高效輸送,同時還需留出檢查與維修的通道。”
“這一切都需要專業技術支援,可以借鑑**或日本的成功模式,也可以不惜重金聘請專家。”
何宇柱補充說道。
“我瞭解了,馬上出發去調研,緊接著建立新的公司框架,定下股份分配,然後完成注資程式。”
徐慧珍迅速作出行動安排,準備結束談話離開。
何晴帶著好奇詢問:“爸爸,您既然如此精通這個行業,為什麼不自己直接經營呢?”
“何文軒正在服役,何文承專心研究工作,他們都沒有能力回鄉幫忙。
何文佳也忙不過來,而你也幫不上多少忙。”
何宇柱解釋道:“即便規模更大的業務也超出了我們的管理範圍。”
“此外,徐慧珍和陳雪茹都非常具有競爭力,不僅不希望閒置,私下裡也在比拼。
因此,將資金投向她們更有潛力,未來我們只需等待收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