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張耳身後不遠的一票御史們,同樣各個臉色微變,不過眼見張耳不動聲色,其他人頓時也平靜了下來。
而整個朝堂在短暫的喧囂後,忽然又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左車身上。
讓御史去地方上,查各地的鑄幣司局?
一片寧靜中,贏野望著站在下方臉色淡然的李左車,臉上忽然勾起了一抹笑意,旋即問道:
“讓御史們興師動眾去地方上,查幾個芝麻綠豆官職的官員?”
“莫非李左車你認為,單憑地方官員,都查不了各地鑄幣司局,或者是不敢查,亦或者是官官相護,同流合汙嗎?”
贏野的話一句比一句尖銳,頓時讓某些大臣的臉色變了又變。
查不了,不敢查,不願意查。
這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意思,但是都無一例外的誅心!
畢竟。
鑄幣司局的作用和功能雖然極大,但除了李左車這個主官外,其餘官員官職都非常卑微,甚至等閒地方吏員都可以不賣鑄幣司局的賬。
相反如果地方官員要查鑄幣司局的話,那簡直是不要太容易了,除非地方官員和鑄幣司局一塊貪汙,亦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不敢查而已。
真實原因嘛……當然不是不敢查,而是不願意查!
畢竟雖說鑄幣司局裡很多官員,身後都有許多人脈和能量,可畢竟其本身缺乏權力,所以地方官員硬要查鑄幣司局的話,各地的鑄幣司局不可能攔得住。
但是眾所周知,鑄幣和貨幣發行流通這些事情中,可以搞花樣的地方太多了,而鑄幣司局也是大秦油水最多的幾個部門之一。
實際上,鑄幣司局因為負責各地的鑄幣廠,在銅幣銅料上偷工減料,虛報瞞報的現象簡直不要太普遍。
鑄造半兩錢時,每一枚上不說多了,剋扣個半成的銅料,經年累月下都是一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
更莫說鑄幣司局還可以與當地官員配合,謊報什麼天災人禍之類的,對消耗的銅料進行偷報瞞報,這又是一筆無法計算的金額。
而在貨幣流通時,地方官員可以透過對黔首們追加賦稅,索要‘銅耗’等等眾多手段,再度從黔首們手裡狠狠撈一波。
而鑄幣司局只要在這個時候配合地方官員,一同向中央瞞報,古代又沒有電話之類的通訊方式,黔首們也不可能跑到咸陽告御狀,因此地方上的腐敗訊息根本就傳不出去。
所以一旦地方官員和鑄幣司局配合起來,基本上很難出事,就算貪的數額太大,虧空無法補足,也可以用兵災,人禍,盜匪,工廠事故等等諸多手段欺上瞞下。
而這其中牽扯到的官員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即使朝堂上許多大臣都對這些貪汙事情門清,那也是不敢捅穿的。
否則事情一旦被掀開。
整個大秦官場都要震起一波十二級的大地震!
而就在朝堂一片死寂的時候。
一直默不作聲的御史大夫張耳,忽然挺身而出,鏗鏘有力的開口道:
“臣願親自率領御史,前往地方巡查各地鑄幣司局!”
“若有任何貪汙腐敗之事,立即上報中央,絕不隱瞞,交由有司嚴查!”
而在張耳身後的幾名年輕御史們,更是瞬間眼睛就亮了,只恨不得立即跟著張耳動身,去地方上大鬧一番。
由不得他們不激動吶。
要知道,御史是什麼?
就是負責糾察百官,監督百官的!
屬於是獨立在百官之外的一個特殊體系機構!
相當於後世的紀檢委+法院的綜合體,權力大的驚人!
而普通御史想要晉升,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