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七點多的時候,戴凡騎著他的三輪車去菜市場採購了新鮮的羊骨頭。
羊肉這玩意,個體小,不像牛肉,有大骨頭,不是腿骨就是排骨,都是連著肉一起賣的。
三十八一斤的羊排骨,隨便買了一點就是一百八十塊錢。
換做從前,他自己吃都要精打細算著買,更不要說是拿來做煎餅了。
不過現在煎餅好賣,今天開始也漲價,倒是不用擔心成本問題。
買好羊肉,他又採購了許多做煎餅用的小料,外加熬羊湯用的配料。
回去的路上,他又去了一趟列印店,給三輪車前面貼的標價牌重新列印了一份新的價目表。
至於漲價漲多少,他昨晚猶豫了許久,又看了師兄弟們漲價前後的情況,才決定下來的。
雞蛋煎餅20元一個,加火腿25元,加雞柳32。
這大概是師父所有徒弟裡,東西賣的最便宜的一個,但他仔細算了一筆,別人賣的貴,是有貴的道理的。
就拿陸榕師兄的會所,人家養了一群小姑娘,還有會所那排場,那裝潢,不賣貴點都對不起那第一會所的名頭。
其他的人都有店面,唯一跟他相似的,也就是董師兄了,董師兄炒飯賣68一份,但一份炒飯,買來吃完就飽了,不飽也有八分。
他的煎餅小小一個,一般人吃一個都吃不飽,胃口大的,吃兩個八分都勉強。
再說了,漲價也可以分批次漲。
他以後註定是要開店的,到時候再漲一次不就行了,現在,這個價位既保證了江大師徒弟的範兒,又能回饋顧客,擴大知名度,挺好的。
打好價目表,他還去買了一個小喇叭,把價錢錄在喇叭裡,掛在腳踏車前面。
到時候營業,把喇叭一開啟,顧客們都能聽到漲價後的煎餅到底是什麼價格,想吃的自然會買,覺得不划算的也不用排隊浪費時間。
準備好一切,回到小區已經八點多,不少大爺大媽都在樓下扎堆,閒聊的閒聊,下棋的下棋。
看到戴凡騎著車回來,紛紛跟他打招呼,表情十分熱絡,有好奇的還專門湊過去,看他準備了多少食材,夠不夠他們買的。
看到他買的上等羊排,大媽笑問道:“買這麼多羊排,是準備晚上吃燜羊排嗎?大媽知道個燜羊排的好辦法,要不要說給你聽。”
戴凡笑著解釋這是做煎餅用的,面對大媽們的各種問題,他挨個挨個回答,這一路上,小區裡就沒有人看到他不打招呼的。
回到家,才把羊排泡水裡,電話又響了,拿起來一接過,意外的發現,是早就不聯絡的親戚。
戴凡記得特別清楚,這位親戚家頗有資產,以前跟他們都不怎麼來往,圈子都不一樣,見面打招呼都嫌多餘。
沒想到他這邊才一火,親戚就開始聯絡他。
他不由得想起一個名人說的話:當你發達了,你會發現,身邊所有人對你都是善意的,世界也變得特別美好。
江舟給戴凡的方子裡,專門寫了一個熬羊湯的和配方,戴凡根據配方里寫的處理方法,把羊排處理的乾乾淨淨,放入大鍋裡,最後把各種香料按照精確的配比放進去。
接著又去熬醬料,炸雞柳。
很快,廚房裡就傳出了各種香味來,隨著開啟的窗戶,傳的到處都是。
尤其是醬料和羊湯的香味,一個香辣濃郁,味道竄口,一個鮮香而悠長,兩種味道到處飄散,很快就吸引了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
一個帶孩子的媽媽昨天不知道小區裡發生的事情,這會兒推著孩子在花園裡玩,忽然聞到旁邊傳來了好聞的香味,忍不住用力嗅了幾下,越嗅越香。
那香味好像根據人的喜好研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