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生回到宿舍樓下,他輕輕地將腳踏車推進一樓寬敞明亮的大廳裡,然後熟練地順著牆邊停穩鎖好。
他剛轉過身體,就看見張大爺身上披著一件厚厚的外衣從值班室快步迎了出來。
“小江啊!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呀?”張大爺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關切地問道。
江春生微笑著回答:“今天有點事耽擱了,所以回來得比較晚。”
張大爺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天晚上來過你辦公室的那個小姑娘,今晚又來找你啦。她說她姓葉,不知道你見到她沒?”
聽到這話,江春生心裡不禁一動,暗自猜測來找自己的多半就是葉欣彤。於是他連忙問道:“哦!是嗎?那她有沒有說找我有什麼事啊?”
張大爺搖了搖頭,笑著回答道:“這個倒沒說,不過她讓我轉告你,如果明天你下班之後有空的話,就在辦公室稍微等她一會兒。”
江春生向張大爺道了聲謝,便不再多言,徑直朝著樓梯走去。畢竟今晚他已經在路上走了足足兩個來小時,雖說這段路程並不算太遠,但長時間的步行還是讓他感到有些疲倦不堪。他想早點休息。
當江春生推開宿舍門的時候,一股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他已經顧不上做其他任何事情,只是簡單地脫掉鞋子和外套,便一頭栽倒在床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第二天,江春生如往常一樣上班、工作。
下午下班後,江春生留在了辦公室。他準備一邊看書,一邊等著葉欣彤的到來。
他今天下午從王宜軍那裡借來了一本國外經濟學家寫的書——《國富論》,王宜軍說這本書是他從城裡師範學校的一個當政治老師的朋友手上借來的,書很難得。王宜軍說這周他就要把書還回去了,只能借江春生看兩天。
江春生從抽屜裡拿出《國富論》,很快,他就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住了。
譯者介紹:《國富論》全稱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用了近十年時間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76年。
這本書是經濟學說史上的重要典籍,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界的“聖經”,對政治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江春生放下書本,從抽屜裡拿出一個黑色筆記本,開始認真的記讀書筆記。
《國富論》共分為五篇三十二章,內容涵蓋了分工、交換、貨幣、價值等一系列經濟問題。斯密在《國富論》中還提出了一系列的經濟學核心概念,
斯密認為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
當工人專注於一個特定的任務時,他們會變得更為熟練和高效,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和財富。他們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管理者也可以更容易地監控和協調各個生產環節、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
斯密提出了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的概念,即個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無意識地促進社會的整體利益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
斯密認為,如果經濟活動不受干預,透過價格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不僅能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能推進公共利益。
簡單來說,即市場會自動調節供需關係,引導資源向最有效的領域流動。然而,市場經濟並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情況下,市場機制可能會出現失靈的情況,如壟斷外部性、資訊不對稱等問題
自由貿易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大力倡導的一個核心概念
這也是《國富論》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標誌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斯密批評了重商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