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上,氣氛凝重而壓抑。皇上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京城裡外怎麼那麼多流民?朕之前為什麼沒有得到有災情的奏摺?”皇上的聲音如洪鐘般響起,震得整個大殿都似乎微微顫動。
丞相周正連忙跪下,惶恐地說道:“皇上息怒,微臣也一直沒有接到奏報。”
皇上眉頭緊皺,怒喝道:“那這是怎麼回事?”
周丞相趕忙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摺,高舉過頭,說道:“這是臣今天才接到的奏報,便急急報給了皇上。”
皇上接過奏摺,快速瀏覽一番,臉色愈發陰沉,“這是漳州傳來的災情彙報,聽說有許多災民已經開始逃荒了。”
周正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說道:“據探子來報,漳州已經乾旱兩年了,那裡的樹皮草根都已被吃光。”
皇上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眾位愛卿,誰去解決這次旱災?”
此時,太子云聖武正因側妃之事滿心氣惱,正巴不得離開皇城,去找聖妃。聽到皇上的問話,他不假思索地走上前來說道:“父皇,兒臣願往。”
二皇子云玉見狀,也不甘示弱地走上前道:“兒臣也願往。”
皇上看了太子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說道:“也罷,這次就由太子去賑災。戶部給太子撥 20 萬兩災款,務必拯救災民於水火。”
太子云聖武拱手道:“兒臣定不辱使命,定會妥善處理災情,讓百姓安居樂業。”
二皇子云玉心中雖有不甘,但也只能說道:“兒臣願協助太子,為賑災出一份力。”
皇上點了點頭,“朕等著你們的好訊息,若此事辦不好,朕定不輕饒。”
群臣齊聲說道:“皇上聖明。”
二皇子剛剛踏入府中,臉上還帶著在朝堂上未能爭取到賑災任務的陰霾。
一名下人匆匆跑來,行禮後說道:“二皇子,剛收到漳州急報。”
二皇子不耐煩地說道:“快說,何事如此慌張?”
下人喘著粗氣說道:“聽說漳州那裡出了問題,一個叫盛妃的女人帶著幾個人到了楊村,不知道從哪裡引了一股水,還建了一個水庫,讓那裡的災民們全部種上了莊稼。他們不交賦稅,還和舅姥爺起了衝突。”
二皇子聞言,眼神瞬間變得陰鷙,咬牙切齒地說道:“聖妃,又是聖妃,這次我要你好看!”
他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對下人說道:“去,把符月給我叫來。”
不一會兒,符月來到二皇子面前,行禮問道:“二皇子,找我何事?”
二皇子陰惻惻地說道:“符月,你可聽說了聖妃在漳州的所作所為?”
符月點頭道:“略有耳聞。”
二皇子冷哼一聲:“這個女人,三番兩次壞我好事。你快想想辦法,如何能借此機會將她扳倒。”
符月沉思片刻,說道:“二皇子,此事需從長計議。我們可以派人去漳州暗中調查,收集對她不利的證據,再伺機而動。”
二皇子拍了一下桌子,說道:“好,就按你說的辦。我倒要看看,這次她還怎麼逃脫。”
太子一臉疲憊地回到東宮,還未踏入房門,就聽見側妃劉玉嬌溫柔而體貼的軟糯聲音傳來:“太子殿下,臣妾來服侍您,今天臣下給太子殿下煮了燕窩粥,讓太子殿下補補身子。”
劉玉嬌說著便迎了上來,想要接過太子的披風。太子皺了皺眉頭,很不耐煩地說道:“我不餓,別來煩我。我這次馬上要出宮了,你自己安分的待在後院裡,不然的話,我對你不客氣。”
劉玉嬌眼中閃過一絲委屈,卻還是不死心地說道:“太子殿下,你要去哪裡?你就帶上我吧,臣妾也能為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