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年代的教育和現在的教育

如今的教育狀況著實令人憂心忡忡,學生們承受著日益沉重的學業壓力,然而他們學得愈發疲憊不堪,成績卻呈現出每況愈下之勢,如此情形致使全社會都瀰漫著一股焦慮情緒。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我國的教育歷經了數次變革與調整,但讓人困惑不解的是,這些改革似乎並未帶來顯著的改善,反而使得局面越發不容樂觀。追根溯源,其中緣由實則並不複雜,長期以來,我們始終致力於借鑑和效仿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與此同時,又難以割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

例如,當前我們明令禁止教師對學生實施懲戒措施,嚴禁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並倡導採用等級制來評估學生等做法,無一不是在向西方教育取經。但問題在於,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將學生的成績視為衡量其優劣的唯一準繩。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盲目跟從西方的腳步亦步亦趨,只需重新審視並回歸八十年代的教育模式便可。回首往昔,八十年代的教育堪稱最為成功且卓有成效的範例,甚至可以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那時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而非僅僅侷限於書本知識和考試分數。在那個時代,學生們能夠在相對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茁壯成長,不僅掌握了紮實的基礎知識,更具備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假如我們真的有機會重新拾起那段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裡所蘊含的教育精華部分,那麼毫無疑問,這必將為當前深陷泥沼般困境的教育領域開拓出一條前所未有的嶄新道路。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教材必須得回溯往昔,最理想的情況莫過於重新啟用八十年代時使用過的那一套教材。現今的教材狀況實在令人憂心忡忡,無論是授課的教師、求學的學生還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對此怨聲載道。既然如此,為何不果斷做出變革呢?

我們應當大力推動八十年代教材的“復辟”。因為那時的教材具備諸多顯著優點,它能夠做到讓學生輕鬆理解並實現自主學習。不僅包含清晰明瞭的例題講解,還羅列了基礎性的原理和公式。更為重要的是,每一道例題都會配備與之相對應的練習題。而且這些練習題設計得極為精巧,既設有鞏固基礎知識的題目,又提供了具有一定難度係數的拓展提升題型,可以全面覆蓋各類知識要點。如此一來,只要學生能夠將教材融會貫通,便無需額外購置五花八門的教輔資料了。

然而,目前市場上教輔材料的過度氾濫已然成為導致學生課業負擔異常沉重的一個關鍵因素。針對這種現象,我強烈提議僅推出一至兩種經過嚴格把關、確保高質量的教輔即可。

其次,小學階段有必要恢復留級制度,以此來培養學生對於學習的敬畏之心。只有當他們真切感受到學業的嚴肅性與重要性之後,才會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義務教育並非意味著忽視教育質量,但如今審視我們的義務教育現狀,其質量實在令人擔憂不已啊!無論學生的成績高低如何,一概予以升級且嚴禁留級,如此一來,便導致了差生數量不斷增多的現象愈演愈烈。眾多孩子各門功課的成績都僅為個位數,卻依然能夠順利地從初中畢業。倘若將此視為接受過義務教育,豈不成了一個荒誕不經的大笑話?

故而依我之見,在義務教育階段務必重新恢復留級制度。但凡考試成績中有任何一門課程不及格者,皆應強制留級。而留級那一年所需繳納的學費,則應由學生自行承擔。透過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孩子們對學習心懷敬畏之情。當下諸多孩子厭學情緒嚴重、肆意妄為,正是由於他們深知即便自身考試成績極差,亦不會妨礙其正常升級,無人能奈他們何。

實際上,對於那些智力正常的孩子而言,要想使每一學科的成績均達到及格水平絕非難事,當然,特殊兒童理應另當別論。